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虎的意思、八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虎的解释

指 明武宗 时 刘瑾 、 马永成 等八宦官。《明史·宦官传一·刘瑾》:“ 武宗 即位,掌鐘鼓司,与 马永成 、 高凤 、 罗祥 、 魏彬 、 丘聚 、 谷大用 、 张永 并以旧恩得幸,人号‘八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虎"的汉语词典释义与历史背景

一、核心释义

"八虎"是汉语中对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以宦官刘瑾为首的八名权宦集团的统称。该词属历史专有名词,特指这一特定政治势力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标签和贬义色彩。

二、历史背景与成员构成

据《明史》等史料记载,"八虎"成员包括:

  1. 刘瑾: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倾朝野,后因谋逆罪被凌迟处死。
  2. 马永成:掌东厂,操控特务机构。
  3. 谷大用:提督西厂,广布密探。
  4. 魏彬:掌内官监,把持宫廷事务。
  5. 张永:监军西北,后因揭发刘瑾立功。
  6. 丘聚:掌东厂(继马永成后)。
  7. 高凤:司礼监文书,参预机要。
  8. 罗祥:负责皇庄管理,敛财苛民。

    (参见《明史·宦官传》《明武宗实录》)

三、词义延伸与文化影响

  1. 政治象征:"八虎"成为明代宦官干政的典型代表,象征皇权旁落、朝纲混乱。
  2. 文学化用:后世文学作品(如戏曲、小说)常以"八虎"喻指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的权阉集团。
  3. 现代引申:偶见于历史评论,借指权力核心的小团体腐败现象。

四、权威参考来源

注:因"八虎"为历史专名,现代汉语中无其他引申义项,其释义需严格依托历史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八虎”是明朝正德年间(明武宗时期)对八位宦官集团的统称,因其专权乱政、影响深远而成为历史名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历史背景: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太子朱厚照继位为明武宗。八位宦官因早年侍奉太子,在新帝登基后受到宠信,形成权倾朝野的政治集团。

成员构成:

  1. 核心人物:刘瑾(八虎之首)、张永、谷大用
  2. 其他成员: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

二、政治影响

  1. 扰乱朝纲:八虎诱导明武宗沉迷游乐,导致「豹房」等奢靡场所的兴建,朝政逐渐荒废。
  2. 权倾朝野: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掌控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打击异己,出现「站皇帝」(刘瑾)与「坐皇帝」(武宗)并立的局面。
  3. 最终结局: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凌迟处死,张永等部分成员因揭发刘瑾得以免罪,但宦官干政现象仍持续至嘉靖朝。

三、延伸知识

「八虎」一词在《明史·宦官传》中有明确记载,成为明代宦官专权的典型代表。该集团得势仅五年,却导致「流民起义频发」「国库空虚」等严重后果,是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如需查看完整史料,可参考《明史》卷三〇四或权威历史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八行钡餐冰肌雪肠槟子鸧鸆诚谛车雨冲寞慈恕磁州窑榱崩栋折错认水倒背如流访办反戾凡情非量風格风鱼高流公众灌录合金弧光焦侥机坊谨默冀阙疾行峻逼酷惨烂爗料覆丽箭鳞鬐颅颡奶糕泡货晴丝青荼趣役瑞鹤瑞图桑笄散逛上命甚或至于神韵受事书檄肆享佻宕文算幄卧梧檟仙迹娴熟纤悉无遗消除销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