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司理書簿。《後漢書·杜林傳》:“ 隗嚣 素聞 林 志節,深相敬待,以為持書平。” 劉攽 《<東漢書>刊誤》:“案文多一‘平’字。蓋舊作‘治書’,讀者以‘平’音‘治’字, 章懷 已改,作‘持’,後人又妄留‘平’字也。”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詩:“執簡寧循枉,持書每去邪。”集注引 孫汝聽 曰:“ 漢 有治書侍禦史,後曰持書。《後漢書》 蔡邕 舉高第,補侍禦史,又轉持書禦史,遷尚書。持書亦禦史職也。”
“持書”一詞的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持書」是古代官職名稱,職責為“司理書簿”,即掌管文書、簿籍等事務的官員。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杜林傳》,記載東漢時期隗嚣任命杜林為“持書平”(後考證“平”字為誤增)。
個别非權威來源(如)提出“拿着書籍”的延伸義,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望文生義的誤讀。
建議在學術場景中優先采用“古代官職”的核心釋義,并注意曆史文獻中的避諱與傳抄問題。
《持書》是一個常見的詞語,意思是拿着、保持或抱着書本。
《持書》的部首是手并且是一個四筆字。
《持書》是漢字組詞,由動詞“持”和名詞“書”組成,表示持有書本的動作。
繁體字“持書”與簡體字“持書”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在古代漢字中,“持書”一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他經常在公交車上持書,充分利用每天的通勤時間。
持書架、持書袋、持書立志
抱書、拿書
放書、丢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