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臭皮囊的意思、臭皮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臭皮囊的解释

[this mortal flesh] 佛教指人的躯体

详细解释

亦作“ 臭皮袋 ”。喻指人之躯壳。释道以人体内多污秽不洁之物,如痰、涕、屎、尿等,故有是称。 宋 刘克庄 《寓言》诗:“赤肉团终当败坏,臭皮袋死尚贪痴。” 明 无名氏 《女姑姑》第四折:“终朝填满臭皮囊,何日超凡登彼岸。” 明 李贽 《复马历山书》:“甚快活,甚自在,但形神离矣,虽有快活自在不顾矣。此自是恋臭皮囊者宜为之,非达人事也。”《西游记》第二三回:“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红楼梦》第八回:“ 女媧 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臭皮囊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代人的躯体,特指其外在、易朽的肉体,蕴含佛教对肉身虚幻、不净的认知。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字面释义与佛教渊源

  1. 基本定义

    “臭皮囊”字面指“散发臭味的皮袋”,比喻人体因新陈代谢、衰老死亡而显污秽无常。《汉语大词典》释为“喻指人之躯壳”,强调其物质性与短暂性。

  2. 佛教哲学内涵

    该词源于佛教“身见”思想,认为肉体是“四大”(地、水、火、风)假合而成,本质虚妄。《四十二章经》云:“人随情欲求华名,譬如烧香,众人闻其香,然香以熏自烧。”暗喻肉身如香焚尽,终归空幻。


二、文化语境中的引申义

  1. 文学象征

    明清小说常以“臭皮囊”讽喻世人沉迷色身。如《西游记》第二十三回:“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批判贪恋肉身享乐而迷失本性。

  2. 道家与中医视角

    道家典籍《黄庭经》称身为“神舍”,需“涤除玄览”以超脱形骸束缚;《黄帝内经》则从医学角度剖析肉体“形敝血尽”的必然性,与佛教观念形成互文。


三、现代语义与用法

当代语境中,“臭皮囊”多用于自嘲或警醒,如:“莫为这臭皮囊劳碌一生”(劝诫勿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其核心仍保留对肉体局限性的认知,但宗教色彩趋于淡化。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释迦牟尼. 《四十二章经》[EB/OL].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00. https://www.cbeta.org
  3. 吴承恩. 《西游记》[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4. 王明. 《抱朴子内篇校释》[M]. 中华书局, 1985.

网络扩展解释

“臭皮囊”是佛教用语,用于比喻人的肉身躯壳,强调其易朽、不净的本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源与基本定义

2.佛教哲学内涵

3.文学与典故引用

4.引申与比喻

5.现代理解


这一概念融合了宗教哲学与文学意象,既是对肉身局限性的客观描述,也承载了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别人正在浏览...

奥薉不存不济不手伧辈畴类创荡出羞珰珰大閲东洋断给梵土负浪供不应求公家狗偷海鸥贿求假托激化九雇看産课通叩阍无路郐下澜倒了处料子服灵棚林下龙节嫚逆毛翎蔑视囊萤照读女使盘多片云遮顶貔狸破损格前调强恣黥首认辨苫盖善工捎搭蛇含慴悸社稷生民师禁手翰双职工遂材损绌榫头讨采头田郎万选青钱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