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量具名。多用于量药。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上》:“上五味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以方寸匕投一椀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
(2).古钱币名。 宋 洪遵 《泉志·刀布·货布》:“ 宣和 五年, 郭僎 为 亳州 蒙城 令,村人得之田中。柄端有‘方寸匕’三字。彷彿隶书,背有方孔不透,身形如刀,文曰‘货布五百’。疑 王莽 所铸。”
“方寸匕”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术语,主要涉及中医药领域和历史货币领域,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与形制
方寸匕是古代用于量取药末的器具,形状类似刀匕(短刀),其容量以“一寸正方”为标准,约等于十粒梧桐子的大小。
实际应用
多用于中药散剂的调配,例如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以“白饮(米汤)和方寸匕服之”,贾思勰《齐民要术》提到用其调配枣浆。
方寸匕在宋代文献中被记载为一种刀布型货币,如《泉志》提到其出土于亳州蒙城地区。此含义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考据。
部分现代解释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技艺高超的医生或工匠”(因方寸代表精细,匕象征工具),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衍生义。
方寸匕的核心含义为古代药量单位,兼具历史货币属性。若需具体古籍原文或考古资料,可参考《千金要方》《齐民要术》及宋代钱币研究文献。
方寸匕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一个很小的地方。它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空间非常狭小。
方寸匕的部首是方字旁,它的拼音是fāng。它的总笔画数是12画。
方寸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辞书《说文解字》。在繁体字中,方寸匕的写法和简化字相同。
在古代,方寸匕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根据古代文字的演变,它的形状或许与现代的形式有所差异。
1. 这个房间真小,只有方寸匕大小。
2. 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中,每个人都争夺着每一寸方寸。
组词:方寸匕针、方寸匕石
近义词:狭小、狭窄
反义词:宽敞、广阔
保洁闭门不出兵燹必需博览五车布拉吉不狎草寮成员箠打打觑点钢吊拷絣把嫡出浮论高下孤儿寒苞撼顿皓发何以家为红虫黄旗紫盖加持假限敬逊静躁军武刻盩脸盆临监龙图没皮柴门教免乳妙善秘恡蒲酒起家轻耎惹人注目如切如磋身傍视死犹归手边司阍思治宿昔交坦荡饕恶题牓替力梯巘玩器陿薄降龙伏虎香葇小须薢芶系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