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髡首的意思、髡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髡首的解释

(1).剃去头发。《楚辞·九章·涉江》:“ 接舆 髡首兮, 桑扈 臝行。” 王逸 注:“髡,剔也;首,头也。自刑身体,避世不仕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其皈依 释迦 、 金刚 、 毘卢 、 药师 、 无量寿 诸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其髡首不蓄髮亦同定例。”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处髡首辫髮之俗,而自述‘抽簪’。”

(2).光头。指僧徒。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僧事百千,不可梗概,各言宗教,自号矛盾,故褐衣髡首,未必皆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髡首(kūn shǒu)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1. 本义: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

    • 这是“髡首”最核心的含义。在古代中国,“髡”是一种刑罚,指剃去犯人的头发(有时也包括胡须)。这种刑罚属于“五刑”之外的“耻辱刑”或“附加刑”,旨在通过毁伤身体发肤(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来对犯人进行羞辱和精神惩罚,使其区别于常人,降低社会地位。
    • 来源依据: 古代律法文献及训诂著作对此有明确记载。如《周礼·秋官·掌戮》提到过“髡”刑(虽非直接“髡首”,但“髡”即包含剃发之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髡”为“剃发也”。历代史书《刑法志》中亦常有相关记载。现代权威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均收录此义项。
  2. 历史演变与应用

    • 先秦至秦汉: 髡刑在先秦时期已存在,秦代和汉代应用较为普遍。常作为城旦舂(男犯筑城,女犯舂米)等劳役刑的附加刑。
    • 魏晋南北朝: 继续沿用,并常与“钳”(颈戴铁圈)结合使用,称为“髡钳”,是徒刑的一种表现形式。
    • 隋唐以后: 随着封建五刑体系(笞、杖、徒、流、死)的确立和完善,髡刑作为一种独立的肉刑/耻辱刑逐渐被废除,正式退出主流刑罚体系。
    • 后世影响: 虽然作为官方刑罚在隋唐后式微,但“髡首”的概念和文化影响延续下来。例如,清初强制推行的“剃发令”(要求汉人剃发留辫),在当时的汉人眼中,也具有强烈的“髡首”耻辱感,被视为文化压迫的象征。(可参考顾炎武《孝经》相关论述及《清史稿》记载)
  3. 引申义与文化象征

    • 羞辱与惩罚的象征: 由于髡首是施加于罪犯的刑罚,因此在传统文化语境中,“髡首”本身就带有耻辱、惩罚、身份低贱的象征意义。
    • 与僧侣剃度的区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佛教僧侣剃除头发(剃度)是出于宗教仪轨和舍弃世俗烦恼的象征,是自愿且神圣的行为,与作为刑罚、带有强制性和耻辱性的“髡首”有本质区别。但在形式上(剃发)有相似之处,故有时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借指,但核心含义不同。
  4. 相关概念辨析

    • 髡 vs 髡首: “髡”是动词,指剃发的动作或刑罚本身;“髡首”更侧重于指被剃去头发(的状态)或执行该刑罚的行为/结果,名词性更强。两者常可通用,指代剃发之刑。
    • 耐刑: 古代另一种毛发刑,指剃去鬓须,保留头发,其耻辱程度通常被认为轻于髡刑。

“髡首”主要指中国古代一种剃去犯人头发(和胡须)的刑罚,属于耻辱刑范畴,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隋唐后逐渐被废除。其核心内涵在于通过毁伤受之父母的发肤来实施精神羞辱和社会性惩罚。该词承载了特定的法律史和文化史信息,是理解古代刑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重要词汇。

主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 “髡”、“髡首”词条释义(可查询权威在线版本如“汉典”等,但需注意其最终依据为纸质版词典)。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髡”、“髡钳”等词条释义(经典工具书)。
  3.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 系统考证了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对髡刑有详细论述(可参考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版本或相关学术数据库引文)。
  4.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包括髡刑在内的古代刑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经典学术著作)。
  5. 历代正史《刑法志》(如《汉书·刑法志》、《晋书·刑法志》等) - 原始法律史料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髡首”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1. 基本含义:剃去头发
    该词最初指代一种剃除头发的行为,常与古代刑罚或避世态度相关。例如,《楚辞·九章·涉江》提到“接舆髡首”,王逸注释称这是“自刑身体,避世不仕”的象征。此外,“髡”本身也是古代五刑之一,属耻辱刑,通过剃发标记罪犯身份(补充)。

  2. 引申含义:指代僧徒
    因佛教僧侣需剃发修行,“髡首”在文献中逐渐成为僧人的代称。如唐代郑愚在碑铭中写道“褐衣髡首,未必皆是”,暗指并非所有剃发者均为真正僧人。清代文献亦用此词描述喇嘛的剃发习俗。

其他文献用例:

如需更多例证或完整文献出处,可参考的高权威性历史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哀壮奥克兰群岛鏊砚百祉必也正名舶贾阐绎搊拾邨肆打狠儿担雪填河蝶期地台地质年代断语饭含风垆福会腐刑根蔓艮头灌米汤固体潮蒿棘欱纳鸿庆宫鸿飏秽笔假眉三道鸠勒救生圈举直错枉琨瑶栏笼緑篠摹写排批判若天渊匹夫庶妇钱镘青年近卫军情熟刃面认知科学散架生军事柄收用刷毛説嘴打嘴甜腻腻同源词腿绷往程文弱无所忌讳象龙骁骑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