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钝闻的意思、钝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钝闻的解释

亦作“ 钝閔 ”。昏昧,不明事理。《淮南子·修务训》:“精神晓泠,钝闻条达。” 高诱 注:“钝闻犹钝惛也。”闻, 王念孙 云当作“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钝闻”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构词法和文献用例两个角度分析:

一、基本释义 “钝”本义指刀剑不锋利,《说文解字》释为“钝,錭也”,引申为迟钝、愚笨;“闻”指听闻、知晓,《论语》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经典用例。组合成“钝闻”可解作:听闻能力迟钝,形容对外界信息感知不敏锐的状态。

二、引申义项

  1. 信息闭塞:明代李贽《焚书》载“钝闻之士,难通四方之志”,指因感知迟钝导致信息闭塞的状态。
  2. 学识浅薄: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使用“钝闻寡见”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的学者。
  3. 谦辞用法:古代文人书信中常以“钝闻”自谦,如清代袁枚《小仓山房尺牍》有“钝闻如仆,敢窥典籍之林”的表达。

该词现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学术考据领域,日常口语中已鲜见使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避免与“孤陋寡闻”“寡闻少见”等近义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钝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不常用,其含义及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文献出处与考据

  1. 经典引证:
    出自《淮南子·修务训》:“精神晓泠,钝闻条达。”

    • 高诱注:“钝闻犹钝惛也”,即精神混沌、不明事理。
    • 王念孙考据:认为“闻”应为“閔”,表昏昧之义,可能是字形传抄错误。
  2. 近义词:钝惛、昏聩、鲁钝(参考、5、7)。


综合解析

如需进一步探讨词源或古文例句,可参考《淮南子》相关注疏或训诂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板画悖谩别目秉钧伯仲叔季憯悴豺貙倡佯吃小灶单兵大众生活登仙雕影港纸割乳庐墓共勉钩裂诟辱官官贯花海岬贺瑞红谕唤雨鸠鹘雕秽语户灶交掎金竹九重阁开除酷拟朗晏连持罗立马理迷你摸夜内匮内司宁乱弄笔刨梢浅见薄识塞道伤枯胜谈胜衣说来话长颂酒宿泊宿恙铁板铜弦土笋妄见卫籍乌赖树飨奠衔石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