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的意思、金竹的详细解释
金竹的解释
(1).指南方产的一种茎色金黄的竹子。 南朝 宋 谢灵运 《武帝诔》:“北献毡裘,南贡金竹。” 清 惠士奇 《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九溪斜绕葛蛮司,十洞遥连金竹府。”《诗刊》1977年第10期:“ 侗 乡山山种金竹,罗喂! 侗 家人人爱吹笛。”
(2).金和竹均为八音之一,因泛指乐器。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
(3).指铜虎符与竹使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三代 玉瑞, 汉 世金竹,末代从省,易以书翰矣。”
(4).指书信。 宋 秦观 《次韵莘老》:“星霜俄九换,金竹遽三迁。”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 竹的解释 竹 ú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
专业解析
金竹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释义:
一、植物学释义
指禾本科刚竹属植物Phyllostachys sulphurea(学名),俗称黄金竹或黄皮竹。其特征为:
- 竿色:幼竿呈金黄色,老竿渐转暗黄或黄绿色,表面具纵向绿色条纹。
- 分布:原产中国,常见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适应性强,多用于园林造景。
- 用途:竹材坚韧,可制作工艺品、乐器;竹笋可食用,兼具经济与观赏价值。
二、文化象征义
因竿色金黄,常被赋予文化寓意:
- 富贵吉祥:金色象征财富,竹代表气节,组合寓意"富贵平安"(《中国竹文化志》)。
- 文学意象:古代诗词中以"金竹"喻指高雅品格,如白居易《池上竹下作》"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全唐诗》)。
三、历史文献考据
金竹作为地名与姓氏源流:
- 地名:贵州金沙县古称"金竹寨",元代设"金竹府"(《贵州通志》)。
- 姓氏:彝族"金竹氏"为夜郎国王室后裔,以竹为图腾(《西南彝志》)。
参考资料来源: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
- 《中国竹类图志》(林业出版社)
- 《中国竹文化》(人民出版社)
- 《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 嘉靖《贵州通志》影印本
- 《西南彝志译注》(贵州民族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金竹”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植物学、文学象征及历史文化等角度解释,具体如下:
一、植物学定义
金竹(学名:Phyllostachys sulphurea)是禾本科刚竹属植物,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特征:竿高6-15米,直径4-10厘米,幼竿绿色或黄绿色,表面有白粉;箨鞘底色黄绿或淡褐黄色,箨片狭长呈带状。
- 分布与用途:原产中国,分布于黄河至长江流域及福建等地,竿可作小型建筑用材或农具柄,笋可食用但味微苦。
二、文学与历史含义
- 指代南方特产:古代文献中特指南方的金黄色竹子,如南朝谢灵运《武帝诔》“南贡金竹”。
- 象征乐器:因“金”(金属乐器)和“竹”(竹制乐器)均为八音之一,故代指音乐或乐器,如钟嵘《诗品》提及“被之金竹”。
- 符信与书信:历史上曾代指铜虎符、竹使符等信物,后引申为书信的雅称。
三、文化象征
- 吉祥寓意:因竹节分明、生长挺拔,常被赋予“节节高升”的祝福,象征坚韧与希望。
- 精神品格:其耐寒抗旱的特性,被用来比喻不畏困境、积极向上的品质。
参考资料
- 植物学定义及用途:
- 文学引用与历史含义:
- 文化象征: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生物学细节,可查阅《辞海》或植物学百科。
别人正在浏览...
乘属炽煽斥幽冲车楚云湘雨瓷器醋味盗掠电力系统迩人返初服放告牌烦人風磨拊爱富重钢刀布根痼观视惯纵鬼点子孤身只影好声好气和霁鹤立荷塘月色黄澄澄皇荂黄能瑚琏之器奸谍惊急里净心禁足啾啾唧唧据有距趯开房间客鬓揆度睏睡罗绣緑珠坠楼鸣鸦潘菽劈手迁落钱三强亲谊上气山硖视区仕途私路诉雪天鷄壶条辩剸割渭浊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