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履的意思、顿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履的解释

谓随着音乐节拍踏足。 北周 庾信 《和咏舞》:“顿履随疎节,低鬟逐上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履"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构词法和语义演变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解析 "顿"表急促动作,《说文解字》释作"下首也",引申为跺脚、踏地等义项;"履"本义为鞋履,《礼记·玉藻》郑玄注"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后衍生出践踏、实行等动词用法。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结构,字面意为"跺脚穿鞋"。

二、语义流变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呈现双重含义:

  1. 行为义:指急促穿鞋的动作,常见于突发事件场景,如《晋书·王献之传》载"夜卧斋中,有偷人入室,献之徐曰:『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乃不遑顿履而去"(引自《汉语大词典》)
  2. 象征义:衍生为形容仓促应对的状态,明清小说多用于描写紧急境况下的举止,如《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闻得此信,惊得顿履失措"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属罕用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作单独收录,但在古典文学研究和训诂学领域仍具研究价值。建议查询专业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版)获取更详尽的古汉语用例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顿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种解释,具体需结合语境判断:

一、本义与文学场景的用法(常见于古诗文)

指“随着音乐节拍踏足”,常见于描述舞蹈或节奏动作。例如北周庾信《和咏舞》中的诗句:“顿履随疎节,低鬟逐上声。”。这种用法强调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多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二、现代引申义(更普遍的成语用法)

形容“因畏惧困难而犹豫不前”。例如:


补充说明

  1. 词义演变:古义侧重具体动作,现代更偏向抽象的心理状态。
  2. 权威性参考:建议优先参考《汉语词典》《成语辞典》等工具书(如的查字典释义)。

若需更深入解析,可提供具体语境以便进一步甄别。

别人正在浏览...

八王鬓花漕粟长谢持久之计揣微词黄醋浆打零稻苗等夷之心帝名掇赚萼绿耳鸣目眩遏制凤叹虎视甘歠个例供佛花軲辘鹤栖红衣大炮滑碌碌黄设设荒燕豗隤鹘沦尖新假若诘辩饥寒交迫旌简坎轲唠哆乐趣林立流伍娽娽渌蚁谬见念诵袅袅婷婷青喜秋气染溪柔胜三角关系三千折口福舍贫双刀倏地松墨胎字王舆万千问正饩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