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服的意思、顿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服的解释

谓一次性服食。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先不食一日,以冷水顿服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黄芩》:“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钟,煎一钟,顿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服是汉语医药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一次性服用全部剂量的药物,与“分服”(分次服用)相对。以下从词典释义、权威来源及应用场景三方面详解:


一、词典释义与词源

  1. 字义分解

    • 顿:作副词时表“立刻、一次完成”,如“顿悟”“顿服”。
    • 服:指“服用、进食药物”。

      合称“顿服”即强调一次性服药的动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顿”“服”的释义。

  2. 专业定义

    在药学中,“顿服”指将单次治疗的药物总量一次性服下,常见于需快速达到血药浓度的药物(如镇痛药、驱虫药)。

    来源: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二、权威医学应用

  1. 临床场景

    • 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治疗感染时常顿服,以缩短疗程。
    • 驱虫药:阿苯达唑顿服可杀灭肠道寄生虫。
    • 紧急用药:硝酸甘油片心绞痛发作时顿服急救。

      依据:《临床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与“分服”的区别

    服药方式 适用药物类型 目的
    顿服 半衰期长、安全性高的药物 快速起效,简化用药
    分服 毒性大、需维持浓度的药物 减少副作用,平稳血药浓度

    来源: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注解。


三、古籍与规范依据

  1. 历史溯源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已有“顿服”记载,如“大承气汤……分温再服,一服利,止后服”,而“顿服”方剂则要求一次性服完。

    来源:中医古籍出版社《伤寒论校注》。

  2. 现代规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药品说明书需明确标注“顿服”或“分次服”,如地塞米松片治疗过敏时可顿服。

    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结论:“顿服”是汉语医药学专有名词,其核心在于“一次性服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及说明书使用,避免混淆于日常“服药”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顿服”的含义,需结合医学和成语两种语境解释:

一、医学领域的“顿服”

  1. 基本定义
    指将药物一次性服用,而非分次服用。根据用药说明不同,可能有两种情况:

    • 若未明确时间单位,表示一次服用后视情况调整后续用药;
    • 若指定时间(如“一日2片顿服”),则需将该时间段内的总药量一次性服完。
  2. 中西医应用差异

    • 中医:强调快速集中药力,如整碗煎好的中药一次喝完,使药效迅速发挥作用;
    • 西医:常见于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等,通过顿服维持体内高血药浓度以增强疗效。
  3. 适用场景
    主要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长效维持浓度的药物,例如肺炎支原体感染、肠道寄生虫治疗等。

二、成语中的“顿服”

作为成语时,“顿服”读作dùn fú,意为因他人的才能、品德或行为感到震撼,从而心服口服。例如:“他的演讲令人顿服。”

提示

用药时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顿服方式,避免过量风险。若需完整信息,可参考搜狗百科、家庭医生在线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裱挂必需品不壹而三昌舒车逆称心满愿春王短钱蹲跕防暴封玺箇把归来引海防横锯面潢汙嫁狗随狗脚夫角目娇淫金鉴忌畏离鸟栗凿漏语马到成功蛮公子满心欢喜贸袭梅花笛末子内寄生歉俭谯呵青锋剑轻威七擒孟获起死秋高马肥群会裙腰曲情乳医三色堇砂颗搧风点火盛筵难再深宅大院舒惨束缚送令条秩颓肩屯列旺密未达一间纹浪问天买卦向慕闲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