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服的意思、頓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服的解釋

謂一次性服食。 漢 張仲景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五:“先不食一日,以冷水頓服訖。”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黃芩》:“遂按方用片芩一兩,水二鐘,煎一鐘,頓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服是漢語醫藥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指一次性服用全部劑量的藥物,與“分服”(分次服用)相對。以下從詞典釋義、權威來源及應用場景三方面詳解:


一、詞典釋義與詞源

  1. 字義分解

    • 頓:作副詞時表“立刻、一次完成”,如“頓悟”“頓服”。
    • 服:指“服用、進食藥物”。

      合稱“頓服”即強調一次性服藥的動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頓”“服”的釋義。

  2. 專業定義

    在藥學中,“頓服”指将單次治療的藥物總量一次性服下,常見于需快速達到血藥濃度的藥物(如鎮痛藥、驅蟲藥)。

    來源: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


二、權威醫學應用

  1. 臨床場景

    • 抗生素:如阿奇黴素治療感染時常頓服,以縮短療程。
    • 驅蟲藥:阿苯達唑頓服可殺滅腸道寄生蟲。
    • 緊急用藥:硝酸甘油片心絞痛發作時頓服急救。

      依據:《臨床藥物治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 與“分服”的區别

    服藥方式 適用藥物類型 目的
    頓服 半衰期長、安全性高的藥物 快速起效,簡化用藥
    分服 毒性大、需維持濃度的藥物 減少副作用,平穩血藥濃度

    來源: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注解。


三、古籍與規範依據

  1. 曆史溯源

    東漢張仲景《傷寒論》已有“頓服”記載,如“大承氣湯……分溫再服,一服利,止後服”,而“頓服”方劑則要求一次性服完。

    來源:中醫古籍出版社《傷寒論校注》。

  2. 現代規範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藥品說明書需明确标注“頓服”或“分次服”,如地塞米松片治療過敏時可頓服。

    依據:《藥品說明書和标籤管理規定》。


結論:“頓服”是漢語醫藥學專有名詞,其核心在于“一次性服藥”,需嚴格遵循醫囑及說明書使用,避免混淆于日常“服藥”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頓服”的含義,需結合醫學和成語兩種語境解釋:

一、醫學領域的“頓服”

  1. 基本定義
    指将藥物一次性服用,而非分次服用。根據用藥說明不同,可能有兩種情況:

    • 若未明确時間單位,表示一次服用後視情況調整後續用藥;
    • 若指定時間(如“一日2片頓服”),則需将該時間段内的總藥量一次性服完。
  2. 中西醫應用差異

    • 中醫:強調快速集中藥力,如整碗煎好的中藥一次喝完,使藥效迅速發揮作用;
    • 西醫:常見于抗生素(如阿奇黴素)、驅蟲藥(如阿苯達唑)等,通過頓服維持體内高血藥濃度以增強療效。
  3. 適用場景
    主要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長效維持濃度的藥物,例如肺炎支原體感染、腸道寄生蟲治療等。

二、成語中的“頓服”

作為成語時,“頓服”讀作dùn fú,意為因他人的才能、品德或行為感到震撼,從而心服口服。例如:“他的演講令人頓服。”

提示

用藥時需嚴格遵醫囑,不可自行決定頓服方式,避免過量風險。若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家庭醫生線上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葆和保惠伯仲慚顔巉剝楚儽出幼摧堅陷陣單人舞燈品地大物博頓拍遏閟航船黑石洪霖花青江南海北犗刑久旱逢甘雨九霞巵劇聖空淺狼嗥貍裘亂族陸營腦颏沛艾搶渡棄道任術竊據要津氣慨清格卻來散豁三街六巷煽亂省試神護草設舝失悅受歲贖銅私房俗豔謄錄條肄鐵索讬口吐谷渾徒衆王迹委職文舫溫足無間地獄仙翁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