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服的意思、頓服的詳細解釋
頓服的解釋
謂一次性服食。 漢 張仲景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五:“先不食一日,以冷水頓服訖。”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黃芩》:“遂按方用片芩一兩,水二鐘,煎一鐘,頓服。”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服的解釋 服 ú 衣裳:服裝。制服。 穿衣裳:服喪。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藥)。 作,擔任:服務。服刑。服兵役。 順從: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辯(舊指認罪書)。服膺(牢記在胸中,衷心信服)。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頓服”的含義,需結合醫學和成語兩種語境解釋:
一、醫學領域的“頓服”
-
基本定義
指将藥物一次性服用,而非分次服用。根據用藥說明不同,可能有兩種情況:
- 若未明确時間單位,表示一次服用後視情況調整後續用藥;
- 若指定時間(如“一日2片頓服”),則需将該時間段内的總藥量一次性服完。
-
中西醫應用差異
- 中醫:強調快速集中藥力,如整碗煎好的中藥一次喝完,使藥效迅速發揮作用;
- 西醫:常見于抗生素(如阿奇黴素)、驅蟲藥(如阿苯達唑)等,通過頓服維持體内高血藥濃度以增強療效。
-
適用場景
主要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長效維持濃度的藥物,例如肺炎支原體感染、腸道寄生蟲治療等。
二、成語中的“頓服”
作為成語時,“頓服”讀作dùn fú,意為因他人的才能、品德或行為感到震撼,從而心服口服。例如:“他的演講令人頓服。”
提示
用藥時需嚴格遵醫囑,不可自行決定頓服方式,避免過量風險。若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家庭醫生線上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服》是一個含有鮮明表達的詞語,常用于描述某人受到突然的震動或驚訝而立即停止動作或語言的情境。
該詞的拆分部首為“頁”和“工”,共計5個筆畫。
來源于古代漢字,繁體字為「頓」。
古時候漢字寫法取自象形,其外形上半部象徵搭馬的象鼻,下半部象徵被制住、被攻打的狀态。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突然聽到一個巨響,吓得頓服在原地。
2. 那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讓他頓服了好一陣子。
3. 教授的精辟見解使得學生們都不由自主地頓服于他的學識。
一些與“頓服”相關的組詞包括“措手不及”、“震驚”和“驚訝”等。
近義詞有“驚訝”、“吃驚”、“震驚”等,反義詞有“不以為然”、“漠不關心”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