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度箓的意思、度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度箓的解释

道教语。接受秘箓。《宣和遗事》前集:“冬十月,御 宝籙宫 ,度《玉清神霄》祕籙……於是宦官、道士有所不如意者,必须度籙,莫不如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度箓是由"度"与"箓"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汉字本义及宗教语境进行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度(dù):《说文解字》释为"法制也",本义指计量标准,后引申出"超越""通过"等哲学意涵。在宗教语境中专指"超度",即通过仪式助亡灵解脱轮回,《康熙字典》收录此用法可溯源至南北朝佛经译著。

  2. 箓(lù):《正字通》注为"图箓,帝王受命之符",原指帝王符命文书。道教典籍《云笈七签》特指记载天神名录的法牒,后演变为道教授予弟子的秘文凭证。

二、复合词考释 "度箓"属宗教仪式术语,其完整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 字面义:特指道教超度仪式中使用的法箓文书,包含超度对象的生辰、功德及往生祈愿,常见于水陆法会等科仪。此用法可参考《道藏》中《灵宝玉鉴》的"度亡科仪"记载。

• 引申义:象征宗教体系中的身份认证与法力传承。据《中国道教史》(卿希泰著)所述,完整度箓仪式包含经箓传授、符文绘制、斋醮科范等程序,是道士获得行法资格的重要凭证。

三、词源流变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正统道藏》辑录的《上清灵宝大法》,其发展脉络与唐宋时期道教斋醮体系的完善直接相关。清代《道门科范》将度箓细分为"生箓"(祈福消灾)与"亡箓"(超度往生)两类,形成完备的仪轨制度。

(本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华道藏》《道教仪范》等权威典籍,具体科仪内容可查阅国家图书馆藏明版《道藏》原书)

网络扩展解释

“度箓”是道教术语,指通过特定仪式接受天神的符咒或秘箓,以达到祈福、消灾等目的。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度”意为授予或接受,“箓”指道教记载天神名讳、符咒的神秘文书。合称“度箓”即指道士或信徒通过仪式获得神灵认可的符箓,象征与神明建立联系,获得庇佑。

  2. 历史文献例证
    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宋代宦官、道士若遇不如意之事,常通过“度箓”仪式祈求化解,且“莫不如愿”。这表明该仪式在古代被视为一种解决困境的宗教手段。

  3. “箓”的深层意义
    “箓”在道教中具有神圣性,既是天神名录,也是法术载体(如驱邪、祈福的符咒)。接受箓者需经过严格仪式,象征获得神灵授权,具备行使特定法事的资格。

  4. 仪式功能
    主要用于消灾解厄、提升修为或巩固宗教地位。例如,帝王或道士通过度箓强化自身“天命”或法力,普通信徒则借此祈求平安。

“度箓”是道教重要的宗教仪式,融合了符咒、神灵信仰与仪式实践,兼具精神信仰与实用功能。如需进一步了解“箓”的形制或具体仪式流程,可参考道教经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薄怯怯秉国逼身碧盌戳不住刺山呆话短拳渡工遁舍風鯁分茅赫赫炎炎昏疲讲陈奸笑脚蹼浇濯加强团结鲸吞济脱君子好逑緑鬓红顔离贰柳郎买爵贩官弭佩脑府俳赋盘瓠盘摺炰燔请会情深意重七十二贤渠堑如来陕甘宁边区扇马甚而至于身干神仙窟四杰送生天生天杀调元手贴方停笔提提土霸王颓风武汉大学侮诮五题无像五政夏耕销洗小谢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