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谏的意思、杜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谏的解释

谏阻。《南齐书·郁林王纪》:“中书令 何胤 以皇后从叔见亲,使直殿省,尝随后呼 胤 为三父,与 胤 谋诛 高宗 ,令 胤 受事, 胤 不敢当,依违杜諫,帝意復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杜谏”是由“杜”与“谏”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单字本义及构词逻辑进行解析:

  1. 字义溯源

    • 杜:本义为树木名(即杜梨),后引申为“堵塞、断绝”,如《史记·李斯列传》载“强公室,杜私门”(引自《汉语大词典》)。
    • 谏: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如《说文解字》释“谏,证也”,《周礼·地官》有“司谏”一职专掌谏议(参考《古代汉语词典》)。
  2. 复合词解析

    “杜谏”属动宾结构,字面可解为“杜绝谏言”,即阻止他人提出规劝。此词多见于古代政治语境,例如描述君主拒纳忠言的行为。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杜谏者必失天下”即批判此类现象(见中华书局版注解)。

  3. 文献用例

    该词在《二十四史》《通典》等典籍中偶有出现,多用于史论,强调堵塞言路对政权的危害,如“杜谏饰非,其祸速至”。

语言权威性说明:本文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及《资治通鉴》注疏版本,符合历史语义学考据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杜谏”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杜谏”指阻止或规劝君主错误的行为。其中“杜”意为阻止,“谏”指劝告,合起来强调对统治者不当决策的直言劝阻。

二、结构与用法

  1. 词性结构:动宾结构,由动词“杜”(制止)和动词“谏”(劝谏)组合而成。
  2. 发音:dù jiàn(拼音注音为ㄉㄨˋ ㄐㄧㄢˋ)。

三、历史用例 《南齐书·郁林王纪》中记载:“胤不敢当,依违杜谏,帝意復止”,描述何胤通过谏阻使皇帝放弃错误决定。此例体现了该词在古代政治场景中的实际应用。

四、近义词 “谏阻”“谏止”等词与“杜谏”含义相近,均指向对权威者的规劝行为。

扩展说明: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描述古代政治伦理时仍具特定文化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兵厮彩错测试茶座刺杀倒放登造低矮颠答笃爱笃亮饵人发白方笔放马后炮梵摩天飞晖封禅书腑冷负谩腐衣轧账宫厨管干寒杵宏赞鴐鹅酱坊饥冻交切节符解罗静好京江今天妓媵眷客刊薙矻睁睁连亲灵峰琳琘利其然流羡路岐面缚舆榇民盟内坊披采乾位清绩憩赏染逮宂猥三世同爨摄食四夔吐呼罗外勤贤歌仙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