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府的意思、都府的详细解释
都府的解释
(1).都会。 唐 白居易 《郑絪可吏部尚书制》:“国之都府,半在 东周 。”泛指汇聚之处。 唐 韩愈 《复志赋》:“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
(2). 唐 节度使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唐观察使》:“其有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势不胜其重,能生杀6*人。”
词语分解
- 都的解释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总:都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称头目、首领。 姓。 皆全 都 ō 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皆全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 府的解释 府 ǔ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官府。 古同“腑”,脏腑。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都府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都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1.都会或行政中心
- 本义:指重要的中心城市或行政枢纽。其中“都”指首都或核心城市,“府”为政府机构所在地,合称可表示兼具政治与经济地位的重要区域。
- 古籍例证:唐代白居易在《郑絪可吏部尚书制》中提到“国之都府,半在东周”,此处“都府”指国家的重要城市;韩愈则在《复志赋》中以“名利之都府”比喻名利汇聚之地。
2.唐代节度使的别称
- 历史背景:唐代节度使掌管地方军政大权,职权范围涵盖军事、财政、民政等,因此被称为“都府”。宋代洪迈在《容斋三笔》中明确提到这一用法。
使用场景
-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描述城市的核心行政功能(如的简化解释)。
- 古代文献中则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具体含义,可能指向地理中心或官职代称。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容斋三笔》等古籍或权威历史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府(dū f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下面来解释一下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都府指的是国都和州府,主要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行政中心。
拆分部首和笔画:都的部首是"邑",府的部首是"广"。都府的总笔画数为13。
来源:都府作为一个词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献中。在古代,都府是地方的行政中心和政治中心。
繁体:都府的繁体字是「都府」,和简体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文献中,都府的字形可能会有些许变化,但整体结构大致相同。
例句:1. 都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和行政中心。
2. 现代北京是中国的国都和北京市的州府。
组词:都府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复合词,如都府之权(国家权力)、都府之治(政府治理)等。
近义词:国都、州府、省城都可以作为都府的近义词。
反义词:乡村、州镇都可以作为都府的反义词。
以上就是都府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简要介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