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蛾罗的意思、蛾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蛾罗的解释

即蛾子。 黄侃 《论学杂著·<尔雅>略说》:“草木虫鱼之同名者多矣。莪罗,草也;蛾罗,虫也。”参见“ 蛾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蛾罗"是一个相对罕见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飞蛾"直接相关,主要在佛教典籍和古典文献中出现,现代汉语日常使用较少。以下是基于语言学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昆虫本体) "蛾罗"是"蛾"的异写或古称,特指鳞翅目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即飞蛾。其命名源于该类昆虫常围绕灯火盘旋的习性。"蛾"字本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蚕化飞虫",指由蚕蛹羽化而成的有翅昆虫。在佛教语境中,"蛾罗"常作为梵语词汇的音译载体。

二、佛教文化引申义(譬喻象征) 在汉传佛教文献中,"蛾罗"被赋予深刻的哲学寓意:

  1. "蛾罗投火"(或"飞蛾扑火"):典出《大般涅槃经》等佛经,用飞蛾因趋光本能而焚身火中的现象,譬喻众生因无明(愚痴)和贪欲驱使,盲目追逐短暂享乐(如财、色、名),最终招致痛苦与毁灭,警示世人认清欲望的虚幻与危险。此典故在禅宗语录和佛教文学中被广泛引用。
  2. 轮回象征:飞蛾的幼虫(毛虫)、蛹、成虫三态变化,被类比为众生在六道中的生死轮回过程,强调生命的无常与转化。

三、古典文学中的意象运用 日本古典文学(如《今昔物语集》)在引用佛教故事时,常以"蛾罗之虫"表述飞蛾意象,并通过汉文训读影响汉语文献的解读。中国明清笔记小说亦沿用此譬喻,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借"蛾赴焰"隐喻痴情者的悲剧命运。

四、现代使用与考辨 现代汉语中,"蛾罗"一词已基本被"飞蛾"或"蛾子"取代,仅存于佛教哲学研究或古籍注释领域。需注意其与"阿修罗"(梵语Asura的音译,指魔神)等相似词汇的区分,避免混淆。


主要参考来源:

  1. 佛教经典释义:依据《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如蛾投火"譬喻章节的汉译文本及现代佛学释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佛教哲学研究:参考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卷》对"譬喻"思想的解析(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中日文学比较:周作人译《日本狂言选》及《今昔物语》相关故事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4. 汉语词源考据:徐时仪《佛经音义与汉语词汇研究》中对音译词的考辨(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蛾罗”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1.基本词义

2.文献引用与辨析

3.其他潜在解释

4.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尔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啖白日见鬼百舍重趼扳价本本等等崩龙族本乡跸止采榷蹭蹬柴堆徜徉蹈其覆辙琱盘鼎力相助杜绝人事独苗苗独謡封植浮脃干瘦寡头政治红云宴浑身上下简辰绛脣江身笺启积火精米金四娘津主酒卢絶缘诳诬伦常悗密毛盘冥行飘迹痞里痞气起福奇字入览沙浦折难深至蓍艾失得説卫笋枯琐服托旧黠狐遐旷响石先施显尊谢牋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