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mber of degrees;reading] 用度来表示的数目
(1).以度为单位计量而得的数目。《周礼·天官·小宰》“其属六十” 汉 郑玄 注:“六官之属,三百六十,象天地四时、日月星辰之度数。” 贾公彦 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举全数亦得云三百六十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各有度数。”《朱子语类》卷二:“度,却是将天横分成许多度数。”
(2).指用以计量的标准。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代皆授田百亩》:“古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异度数。”
(3).标准;规则。《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 郑玄 注:“度数,爵等之大小。”《商君书·错法》:“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卷一:“诗人之语,要是妙思逸兴所寓,固非绳墨度数所能束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后世所为副、净等色,有自来矣。 唐 制如《霓裳》等舞,度数至多,而名号粧束,不可深考。”
(4).道理。《韩非子·难一》:“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姦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 管仲 非明此度数於 桓公 也,使去 竖刁 ,一 竖刁 又至,非絶姦之道也。”《朱子语类》卷八七:“他只是説,人做这箇去合那天之度数。”
(5).测算。《清史稿·选举志一》:“六年,议於同文馆内添设算学馆。时京僚瞢於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剴切,谓‘西人製器之法,无不由度数而生。’”
(6).器量;胸襟。《三国志·魏志·袁尚传》“ 太祖 乃还救 谭 ,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餘,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
"度数"是汉语中具有多维度含义的复合名词,其核心概念均围绕"计量标准"展开。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专业领域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一、物理学基础量度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指出,度数作为角度测量单位,特指平面角在圆周上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常用符号"°"表示。例如直角定义为90度,这种计量方式源自古代巴比伦文明的六十进制系统。
二、温度计量体系 在热力学领域,《辞海》第七版标注度数用于量化物体冷热程度,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为0摄氏度(0℃),沸点为100℃。该温标由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于1742年创立,现已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三、视觉功能指标 《医学大辞典》定义度数为屈光不正的量化参数,包含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缺陷的矫正数值。例如"-3.00D"表示300度近视,这种光学计量方式由德国眼科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在19世纪中期确立。
四、溶液浓度表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将度数作为酒精体积分数的计量单位,规定在20℃环境下,1度酒精相当于溶液中含有1%体积的乙醇。该标准源自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1807年建立的酒精浓度测定法。
“度数”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度数(dù shù)指以“度”为单位计量得到的数值。例如:
古代天文与规则
在古籍中,度数常指天体运行的规律或标准。例如《周礼》提到“日月星辰之度数”,指天体运行的周期性规律;《商君书》中“法无度数”则引申为“标准、规则”。
现代具体应用
“度数”核心含义是以“度”为单位的数值,既可用于具体测量(温度、用电量、视力等),也可表达抽象规则或自然规律。实际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比肩皆是不碍恻悯赪顔筹运刍舆大展宏图的确东方圣人顿剑摇环额外房檐风爱忿性戈尔巴乔夫革沈顾菟还政浩气长存恚恨呼吸困难护种江堤江讴假息饥沴金桂均布空王佛枯池揆策馈谢嫪连类神泪天泪地六花阵龙銮莽瀁蒙混秘苑木板偏执狂朴猪蒲剑铅笔画抢险齐物论祇苑三浴三衅善谋膻气沈碑十二时慢失御手模悚切通品汙上闲伏小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