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实懦弱。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七:“閭里小儿挟奸舞诈,狼贪鼠黠,变态百为,视僕朴懦可弄,輙私相目谓:‘真愚人!’”
“朴懦”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朴懦”指老实懦弱的性格特质,常用来形容人性格单纯但缺乏果断或勇气。该词由“朴”(朴实、朴素)和“懦”(怯懦、软弱)组合而成,强调因过于本分而显得怯弱。
文献例证
明代方孝孺在《与郑叔度书》中写道:“閭里小儿挟奸舞诈……视僕朴懦可弄,輙私相目谓:‘真愚人!’”。此例通过对比市井狡诈之徒,凸显“朴懦”者易被欺侮的形象。
读音与用法
近义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怯懦”“愚懦”,反义词如“刚毅”“果敢”。需注意“朴懦”更侧重因本性淳朴而显软弱,与单纯怯弱略有区别。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需结合具体读音(piáo/pǔ)和文献例证理解其贬中带悯的语义色彩。
朴懦(pǔ nuò)是一个汉字词汇,表示一个人性格质朴且胆小、胆怯的特点。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缺乏勇气、表现得胆小怯懦。
朴懦的部首是木(mù),笔画数为12。
朴懦的来源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其中,“朴”(pǔ)表示朴实、质朴的意思,而“懦”(nuò)则表示胆小、怯懦的意思。在繁体字中,“朴”为“樸”,“懦”为“諾”。
在古代,朴懦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根据《说文解字》所记载的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看到“朴”字的古代写法为两个木字叠加,而“懦”则由心字和恼字叠加组成。
1. 他原本有才华,可惜因为太朴懦,错失了许多机会。
2. 孩子在班级中显得朴懦,缺乏自信。
1. 朴实(pǔ shí):形容人或事物简单、真实,不矫揉造作。
2. 朴素(pǔ sù):形容风格简单、自然,不加修饰。
3. 懦弱(nuò ruò):形容人性格胆小、缺乏勇气。
近义词:怯懦、胆怯、胆小
反义词:勇敢、坚强、果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