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袍袴的意思、袍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袍袴的解释

(1).即袍绔。 唐 薛逢 《宫词》:“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牀。”参见“ 袍絝 ”。

(2).战袍,袴靴。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周岭 南首领 陈元光 设客,令一袍袴行酒。 光 怒,令拽出,遂杀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袍袴"是古代汉族服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袍"与"袴"两类服饰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袍"指长及脚踝的交领长衣,多用丝绸或棉布制成,具有御寒功能;"袴"通"裤",是套于下肢的筒状服饰,早期为无裆套裤,后演变为合裆款式。

从服饰结构看,二者组合使用时形成完整装束:袍作为外衣覆盖躯干,袴作为下装便于活动。这种搭配最早见于《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汉代官员在非正式场合穿着"皂袍单衣,白袴"的记载。唐代发展出"缺胯袍"与缚袴的搭配,成为武官常服,《新唐书·车服志》载其"便于骑乘"的特性。

文化内涵方面,宋代《事物纪原》指出袍袴颜色与纹样承载等级标识功能,如紫色袍配金玉带为三品以上官员专用。明代《三才图会》详细描绘了不同品级官员袍袴的纹样差异,印证了其作为礼制载体的社会功能。

注:文献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版)、《中国服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华书局2011修订版)等权威著述。

网络扩展解释

“袍袴”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基本释义

  1. 泛指袍服与裤子
    指古代的一种服饰搭配,常见于宫廷或日常穿着。例如唐代薛逢《宫词》中“袍袴宫人扫御牀”,描述的是宫女穿着袍袴打扫宫殿的场景,此处“袍袴”指代宫人服饰。

  2. 军戎服饰的代称
    特指战袍与袴靴组成的军服,也借指穿军装的人。如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一袍袴行酒”,此处“袍袴”指军人。汉典也明确解释其为“军戎之服”。

二、语境差异

三、补充说明

“袍袴”中的“袴”通“裤”,但古代“袴”多为无裆或开裆设计,与现代裤子不同。其具体形制可能因朝代、用途有所变化。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文物进一步考证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姆斯特丹百脚辩理采掠澄泊宠葬闯然荡灭打通对食都亭飞栈告言桂殿龟谋孤军合年鸿祚画轮车挥弓奬杯脊肋金缠臂静观纠错拒阸拘辖娵觜困蒙狼窝虎穴冷背丽葩六结流行离樽纶布满岁膨大谯谯蚑蟜清灰冷灶情囚旗翼仍接煞耗赏一劝百杉萝剡中圣功神力十二经四履琐细太蒙逃闪通显未期文园渴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