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簿钞的意思、簿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簿钞的解释

簿册文书。 宋 朱熹 《答滕德章书》:“县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销簿钞,所繫不轻。政自不可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簿钞”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单字拆分与历史语境角度解析:

  1. 单字释义

    “簿”指古代用于记录、登记的文书或册子,如《说文解字》释“簿”为“书也”,即书写记录的载体。

    “钞”在古汉语中可指纸币(如“交钞”)、抄录(如“抄写”),或官府文书(如“钞引”)。

  2. 复合词含义

    “簿钞”在历史文献中多指官方登记财务或事务的文书,常见于宋元时期。例如《宋史·食货志》记载地方需定期呈报“簿钞”以核验赋税,其内容涵盖田亩、人口等数据。

  3. 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行政与财政管理,如《文献通考》提到“簿钞”是州县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需与中央存档的“底簿”比对,以防篡改。

网络扩展解释

“簿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簿册文书,即用于记录、管理事务的官方或正式文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该词由“簿”和“钞”组成:“簿”指册籍、文书,“钞”通“抄”,意为誊录。合指需登记、核对的官方记录文件。

  2. 文献例证
    宋代朱熹在《答滕德章书》中提到:“县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销簿钞,所繫不轻。政自不可忽也。”此处强调簿钞作为地方政务的重要凭证,需严谨处理。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官方行政文书中,涉及户籍、赋税、案件等需存档备查的册籍,与现代“档案”“台账”功能相似。

  4. 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 近义词:簿籍、簿册、文书
    •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但可对比非正式记录的“便笺”“手札”等。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多个权威词典与文献来源。若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或语义演变分析,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还猜测澄绿逞威齿轮戳个儿盗狗都老爷风僝雨僽分耗覆试寡信轻诺归棹海内鼎沸怀危黄芩会徽回滩伙繁火证假板娇蝉洁朗机匠进口词倦色踡蹜俊健宽贷狂慧来手泪迹连一接二飂戾蠡浦袍服捧毂推轮清调欺诈碏碏人亡邦瘁容卫上池少亡莎士比亚生产品市店顺悌束如牛腰熟悉丝发之功宋杜滔瀁腾牒铁胎弓霆激歪七扭八亡等夏半相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