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钞的意思、簿钞的详细解释
簿钞的解释
簿册文书。 宋 朱熹 《答滕德章书》:“县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销簿钞,所繫不轻。政自不可忽也。”
词语分解
- 簿的解释 簿 ù 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 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笏。 簿 ó 古同“
- 钞的解释 钞 (鈔) ā 同“抄”。 纸币:钞票。现钞。兑换外钞。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簿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簿册文书,即用于记录、管理事务的官方或正式文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该词由“簿”和“钞”组成:“簿”指册籍、文书,“钞”通“抄”,意为誊录。合指需登记、核对的官方记录文件。
-
文献例证
宋代朱熹在《答滕德章书》中提到:“县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销簿钞,所繫不轻。政自不可忽也。”此处强调簿钞作为地方政务的重要凭证,需严谨处理。
-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官方行政文书中,涉及户籍、赋税、案件等需存档备查的册籍,与现代“档案”“台账”功能相似。
-
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 近义词:簿籍、簿册、文书
-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但可对比非正式记录的“便笺”“手札”等。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多个权威词典与文献来源。若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或语义演变分析,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簿钞(bó chāo)一词的意思是“账簿、账册和钞票”。
该词的拆分部首是 “簿”和“钞”,部首是构成汉字的一种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簿”部的偏旁部首是“⺙”(是一种折扇形的笔画),而“钞”部的偏旁部首是“钅”(表示与钱相关的意思)。
“簿钞”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就是将“簿”和“钞”两个字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簿钞之间的关系是“账簿”和“钞票”的合并。
在繁体中,“簿钞”仍然保持不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按照古时候的写法,汉字“簿”是用竖起来的折扇形画笔来写的,“钞”是用钅偏旁部首,配合其他的笔画来书写的。
以下是几个关于“簿钞”的例句:
1. 请把这笔款项记录在簿中。
2. 银行职员正在检查簿钞的真伪。
3. 我需要准备一些簿钞用于旅行。
4. 他在簿上写下了巨额的钞票数字。
一些与“簿钞”相关的组词有:簿册、簿记、钞票、钞市等。
与“簿钞”相近义的词有:账簿、账册、钱币等。这些词都与“簿钞”有着相似的意思和用法。
反义词的话可以考虑一些与“簿钞”相对的词语,比如:财产、资产、存款等,它们与“簿钞”的概念正好相反。
希望这些回答能帮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八辈蚕丙火残伐愁杀聪记等时电光敌区抵梧东城父老传粪坑伏踬钢锋膈臆功果攻苦食俭归授海表悍将红宝石洪澜猴郎达树晃曳慧日忽拉箭槀椒花舫计结极乐园林壸浆箪食论经曼羡蒙腾木斤乃尔内疾磐礴佩玉朋挻魄宝潜隧青霄翼妻子却月眉攘卷燃糠若有若无散叛发上马杯少吃俭用失君桃花马梯队停尸通音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五际綫箧小苛写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