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鈔的意思、簿鈔的詳細解釋
簿鈔的解釋
簿冊文書。 宋 朱熹 《答滕德章書》:“縣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銷簿鈔,所繫不輕。政自不可忽也。”
詞語分解
- 簿的解釋 簿 ù 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 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 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後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笏。 簿 ó 古同“
- 鈔的解釋 鈔 (鈔) ā 同“抄”。 紙币:鈔票。現鈔。兌換外鈔。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簿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簿冊文書,即用于記錄、管理事務的官方或正式文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該詞由“簿”和“鈔”組成:“簿”指冊籍、文書,“鈔”通“抄”,意為謄錄。合指需登記、核對的官方記錄文件。
-
文獻例證
宋代朱熹在《答滕德章書》中提到:“縣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銷簿鈔,所繫不輕。政自不可忽也。”此處強調簿鈔作為地方政務的重要憑證,需嚴謹處理。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官方行政文書中,涉及戶籍、賦稅、案件等需存檔備查的冊籍,與現代“檔案”“台賬”功能相似。
-
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 近義詞:簿籍、簿冊、文書
- 反義詞:無直接反義,但可對比非正式記錄的“便箋”“手劄”等。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權威詞典與文獻來源。若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語義演變分析,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簿鈔(bó chāo)一詞的意思是“賬簿、賬冊和鈔票”。
該詞的拆分部首是 “簿”和“鈔”,部首是構成漢字的一種基本組成部分。其中,“簿”部的偏旁部首是“⺙”(是一種折扇形的筆畫),而“鈔”部的偏旁部首是“钅”(表示與錢相關的意思)。
“簿鈔”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将“簿”和“鈔”兩個字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簿鈔之間的關系是“賬簿”和“鈔票”的合并。
在繁體中,“簿鈔”仍然保持不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按照古時候的寫法,漢字“簿”是用豎起來的折扇形畫筆來寫的,“鈔”是用钅偏旁部首,配合其他的筆畫來書寫的。
以下是幾個關于“簿鈔”的例句:
1. 請把這筆款項記錄在簿中。
2. 銀行職員正在檢查簿鈔的真僞。
3. 我需要準備一些簿鈔用于旅行。
4. 他在簿上寫下了巨額的鈔票數字。
一些與“簿鈔”相關的組詞有:簿冊、簿記、鈔票、鈔市等。
與“簿鈔”相近義的詞有:賬簿、賬冊、錢币等。這些詞都與“簿鈔”有着相似的意思和用法。
反義詞的話可以考慮一些與“簿鈔”相對的詞語,比如:財産、資産、存款等,它們與“簿鈔”的概念正好相反。
希望這些回答能幫到您!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