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愁杀的意思、愁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愁杀的解释

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6*人。” 南唐 冯延巳 《临江仙》词:“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 明 徐渭 《长干行》之三:“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 姚雪垠 《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愁杀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愁杀(chóu shā)是古汉语中的复合动词,意为极度忧愁、忧愁到极点,强调愁绪的浓烈程度令人难以承受。该词由“愁”(忧愁)与“杀”(表示程度极深,相当于“极”“甚”)组合而成,属中古汉语的常见表达方式,多见于诗词曲赋。

一、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愁杀”指因愁苦而心神俱疲,达到难以排解的程度。其中“杀”作补语,起强化情感的作用,类似现代汉语的“愁死人”“愁坏了”。

    例证:

    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荷花娇艳欲言,令舟中人忧愁至极。

    来源:《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构词特征

    “杀”在唐宋口语中常作程度副词,表“极其”,如“笑杀”“痛杀”。“愁杀”属“动词+杀”结构,凸显情绪达到极致。

    来源: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年)释“杀”为“甚辞”。

二、权威词典释义

三、经典文学用例

  1. 唐代温庭筠《菩萨蛮》: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愁杀少年子。”

    ——以“愁杀”写少年相思成疾的苦闷

    来源:《花间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 宋代秦观《如梦令》: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愁杀画眉人,漫自画双眉妩。”

    ——抒写春逝引发的深沉哀愁

    来源:《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语义演变

“愁杀”属中古汉语遗留词汇,现代汉语已少用,但其结构仍见于方言(如“累杀人”“饿杀我”)。需注意与字面“杀害”义区别,此处“杀”为虚化用法。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官方数据库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4. 《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著,中华书局
  5. 《花间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6.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愁杀”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古代诗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结构与拆分

3.文学用例

4.用法说明

若需更多具体诗文案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或古诗文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榜运笔辩比利时豺狼野心超级车脑池灰打璜表灯草席儿孙自有儿孙福凡走焚瘗高号跟底歌戏钩稽讙然哗衆就馆巨编倔然口业扩大会议兰草老眊泪涟利柄漓湘落草梦幻泡影靡佗密制纳国闹情绪僄勇奇虫去污三寸不烂之舌散钱骚除申晤深幽筮地瞬霎岁寒三友调气殢云尤雨望风希指微机威敬文伯文官果斡刺婐婉武经险扼小察孝亲遐陟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