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女婢的意思、女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女婢的解释

婢女。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其女婢,贱辱由人。主妇之慈,破被残羹;主妇之酷,钳炙烙身。”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他的老母是那贵族家里的女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女婢是汉语中对女性奴仆的特定称谓,指古代或旧时家庭中从事杂役、侍奉主人的女性仆人。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演变、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身份定义

    指受雇于家庭、地位低下的女性服务者,主要负责家务、侍奉等劳动。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002页

  2. 词义辨析

    • 婢:专指女性仆人,与“奴”(男性)相对。
    • 女婢:强调性别属性,与“男仆”形成对比,但现代汉语中“婢女”更常用。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14页


二、词源与历史演变

  1. 古代用法

    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女婢”与“奚”(更低阶女奴)并列,属“贱民”阶层。唐代法律明文规定婢仆身份世袭(《唐律疏议·户婚》)。

    来源:《辞源》(修订本)第3册第2456页

  2. 社会地位

    女婢无人身自由,可被买卖或赏赐。如《红楼梦》中袭人、晴雯均为贾府女婢,其命运依附于主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社会史》第178页


三、文化内涵与语义延伸

  1. 贬义色彩

    因封建等级制度,“婢”字衍生出“婢膝”(谄媚)等贬义词,反映对奴仆阶层的歧视。

    来源:《汉语文化语义学》第92页

  2. 现代使用

    当代汉语中,“女婢”一词已罕见,多用于历史语境或文学描写;“保姆”“家政员”等中性词取代其现实指代功能。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350页


四、经典文献用例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2015.
  4. 李学勤. 《中国古代社会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5.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女婢”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女婢(拼音:nǚ bì,注音:ㄋㄩˇ ㄅㄧˋ)指旧时受雇于富贵家庭、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即“婢女”。其社会地位低下,常需服从主人安排,甚至可能遭受不公待遇。

2. 语境与例句

3. 近义词

4. 社会背景

女婢常见于中国古代及近代社会,尤其在大户人家中承担杂役,缺乏人身自由,反映了阶级差异和性别压迫(综合、3、6、7)。

5.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女婢”一词已较少使用,多见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当代更常用“保姆”“家政人员”等中性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案例,可参考康有为、郭沫若的相关著作,或查阅汉典等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蕃边册变省补记布琼布拉不足为外人道长短星场面上常壹敕答冲满抽送触目皆是出赛戴帽稻秫多寿防旱方极繁匿饭辙丐者横隔宦孽简谅矫劲猳豕棘轮金行击柝类列楞梨聊备一格篱雀蛋色满坐寂然民族耐事南海难忘内三院辟世琪蘤曲洑瑞禾甚泰深宵神用深渊薄冰时伦受爵梭子蟹贪浊韬力退役讬辞脱阳玮丽无情无彩洿辱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