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池的意思、暖池的详细解释
暖池的解释
指温泉池。 唐 嵩岳诸仙 《嫁女诗》:“妆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犹浸玉芙蓉。”
词语分解
- 暖的解释 暖 ǎ 温和,不冷:暖和。温暖。暖色。暖洋洋。 使温和:暖酒。暖一暖手。 温冷寒 笔画数:; 部首:日; 笔顺编号:
- 池的解释 池 í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池子。水池。池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湖:池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像水池的:浴池。花池。乐(?)池。舞池。 护城河:城池。金
专业解析
暖池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基础释义
暖池指水温显著高于周边海域的大面积暖水区域。该词由形容词“暖”(温暖)与名词“池”(蓄水处)组合而成,字面意为“温暖的蓄水池”,引申为海洋或大气中温度异常偏高的水域或气团聚集区。
例证:
“西太平洋存在全球最大的热带暖池,其水温常年维持在28°C以上。”
二、引证与溯源
-
单字释义依据:
-
专业术语定名:
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将“暖池”列为规范术语,定义为:“海洋中表层水温高于28℃且范围较大的海域”,强调其科学语境下的空间与温度阈值。
三、专业延伸与权威参考
在气象学与海洋学领域,暖池特指热带西太平洋暖池(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其形成机制与气候效应被广泛研究:
-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强、淡水通量(降水)大导致表层海水盐度低,垂直分层稳定,热量易积聚(《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
- 气候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热源,通过沃克环流驱动厄尔尼诺现象,并影响东亚季风强度(《气候动力学引论》)。
参见:
- 地理学扩展:印度洋暖池、大西洋暖池等副热带暖水区亦属同类系统。
- 古气候研究:地质记录中暖池范围变动可指示长期气候变迁(《古海洋学》)。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2019.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第二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 李崇银. 《气候动力学引论》(第二版). 气象出版社, 2015.
- 汪品先. 《古海洋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暖池”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分别涉及地理学术语和日常生活场景:
一、地理学概念
指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东部的暖水区域,具有以下特征:
- 温度与范围:多年平均海表温度(SST)在28℃以上,总面积约占热带海洋的26.2%,全球海洋的11.7%。
- 空间分布:东西跨越150个经度,南北伸展约35个纬度,西太平洋区域的暖池深度约60-100米。
- 气候影响:作为全球海洋最大暖水团,它是驱动大气环流(如Walker环流、Hadley环流)的重要热源,对亚洲及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如旱涝)有显著影响。
二、温泉池的别称
指天然形成的温泉池,常见于文学或生活场景:
- 历史记载:唐代诗句“暖池犹浸玉芙蓉”(出自《嫁女诗》)即描述温泉池。
- 现代用途:可泡浴、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需携带泳衣等物品。
三、其他引申义
部分语境中比喻“温暖舒适的环境”(如家庭、工作场景),但此用法较少见。
提示:若需了解暖池对气候的具体作用或温泉池的详细使用建议,可参考地理研究文献或旅游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按曲白濛濛白凤谤帖半会犇辏笔墨之林舂税丑话川湄初指错边大小方脉斗劲敦进梵塔发起人高燎估衣孤执横发和衷共济几案耩子胶合进鬭凈饭王均平昆仑瓜雷车廉耻怜孤惜寡笼街没肚子蒙襍默成虐政贫矿蒲鞋青筱箔钦隆肉质儒史赊券摄追饰兵十不闲时禽十万火速舒展索虏贪壑恬美投医讬色佤族芜谬鼯猱象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