盋盂的意思、盋盂的详细解释
盋盂的解释
钵盂。《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 唐 颜师古 注:“盂……今之所谓盋盂也。”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九》:“盋盂,鉢也……即今之鉢盂也。 唐 人以鉢为盋。”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醍醐一滴入一盋盂水,水多醍醐少矣,乃至入七盋盂水,水益多醍醐益少。”
词语分解
- 盋的解释 盋 ō 古同“钵”。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 盂的解释 盂 ú 〔盂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盋盂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形、词源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解析
"盋"为古代异体字,《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同"钵"字,从"金"部,本义指僧侣所用的金属食器。"盂"为圆形敞口器皿,《说文解字》释作"饮器也",甲骨文字形似盛水容器。
二、复合词义项
- 本义指僧道所用饮食器具组合,唐代《法苑珠林》载:"盋盂贮斋,锡杖引路",特指钵与盂配套使用的宗教器皿。
- 引申为化缘象征物,宋元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有"托盋盂而叩朱门"的表述,体现其宗教仪式功能。
- 佛教典籍中作量词,《景德传灯录》记载"一盋盂之粟,可供三日",反映古代计量方式。
三、文化语义演变
清代考据著作《日知录》指出,盋盂在民间逐渐衍生出"基本生活保障"的比喻义,如"但求盋盂之安"的俗谚。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词在晋方言中仍存"饭碗"的转义用法。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版)、《佛教器物图解》(中华书局2002)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盋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础释义
- 拼音:bō yú()。
- 结构:上下结构,两字均为上下组合()。
- 基本含义:即“钵盂”,指古代盛放食物或液体的圆形器皿,后多用于佛教语境,指僧人的食器或传法之器( )。
二、历史与文献引证
- 通假关系:“盋”是“钵”的异体字或通假字。唐代开始以“钵”代“盋”,如颜师古注《汉书》提到“盋盂”即钵盂()。
- 典籍例证:
- 清代方以智《通雅·器用九》明确解释:“盋盂,鉢也……即今之鉢盂”()。
- 龚自珍《正译第五》用“盋盂”比喻稀释后的醍醐(佛教中象征智慧),反映其在宗教文化中的引申义()。
三、文化用途
- 佛教象征:钵盂是僧人化缘、进食的典型器物,如《西游记》中“钵盂饭”的描述()。
- 器物特征:盂本身为圆口容器,常见材质为陶、金属等,用于盛水、酒等液体( )。
四、相关扩展
- 字形演变:“盂”属“皿”部,本义为饮器,五行属土()。
- 成语关联:如“盎盂相击”(比喻家庭争吵)、“盂方水方”(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籍或佛教器物文化,可参考《汉书》《通雅》等文献,或查阅宗教文化类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卑斯山脉半自耕农抱腰鞴马裱手苍狼樔处斥资慈恤打耳光抵巇冻结斗构断胫顿置发威風馳感叹号广土刮躁鬼丹姑娘怀恨鹘莽货车加减乘除贾盭翦纸招魂交乱矫尾厉角驾说阶乘绩行掘尾攫昼练士凌挫领兑离罻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露影藏形恼懊能人偏三向四硗确清彻倾陷遒艳群口柔穣山琛慎虑水备丝纶铜精图腾柱未成一篑无名子贤业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