盋盂的意思、盋盂的详细解释
盋盂的解释
钵盂。《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 唐 颜师古 注:“盂……今之所谓盋盂也。”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九》:“盋盂,鉢也……即今之鉢盂也。 唐 人以鉢为盋。”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醍醐一滴入一盋盂水,水多醍醐少矣,乃至入七盋盂水,水益多醍醐益少。”
词语分解
- 盋的解释 盋 ō 古同“钵”。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 盂的解释 盂 ú 〔盂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盋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础释义
- 拼音:bō yú()。
- 结构:上下结构,两字均为上下组合()。
- 基本含义:即“钵盂”,指古代盛放食物或液体的圆形器皿,后多用于佛教语境,指僧人的食器或传法之器( )。
二、历史与文献引证
- 通假关系:“盋”是“钵”的异体字或通假字。唐代开始以“钵”代“盋”,如颜师古注《汉书》提到“盋盂”即钵盂()。
- 典籍例证:
- 清代方以智《通雅·器用九》明确解释:“盋盂,鉢也……即今之鉢盂”()。
- 龚自珍《正译第五》用“盋盂”比喻稀释后的醍醐(佛教中象征智慧),反映其在宗教文化中的引申义()。
三、文化用途
- 佛教象征:钵盂是僧人化缘、进食的典型器物,如《西游记》中“钵盂饭”的描述()。
- 器物特征:盂本身为圆口容器,常见材质为陶、金属等,用于盛水、酒等液体( )。
四、相关扩展
- 字形演变:“盂”属“皿”部,本义为饮器,五行属土()。
- 成语关联:如“盎盂相击”(比喻家庭争吵)、“盂方水方”(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籍或佛教器物文化,可参考《汉书》《通雅》等文献,或查阅宗教文化类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盋盂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种盛放液体的容器或容器底部凹陷的圆形器皿。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皿部,右边是一刀部。盋盂的拆分笔画共有12画。
盋盂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区别。有关盋盂的繁体字写法为「麻菜碗」,「麻」指的是器皿的材料,「菜」表示容器的形状,「碗」则是具体的容器名词。
以下是盋盂在古代的写法:目、冖、中、央、皿、皿、皿、戈、夭、几、又、肀。
例句:他用盋盂盛满了清水。
与盋盂相关的组词有盋盂状、盋盂形态等。
近义词可以是器皿、容器等。
反义词可以是盛水、倒水等。
以上是关于盋盂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