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盋盂的意思、盋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盋盂的解释

钵盂。《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 唐 颜师古 注:“盂……今之所谓盋盂也。”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九》:“盋盂,鉢也……即今之鉢盂也。 唐 人以鉢为盋。”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醍醐一滴入一盋盂水,水多醍醐少矣,乃至入七盋盂水,水益多醍醐益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盋盂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形、词源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解析 "盋"为古代异体字,《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同"钵"字,从"金"部,本义指僧侣所用的金属食器。"盂"为圆形敞口器皿,《说文解字》释作"饮器也",甲骨文字形似盛水容器。

二、复合词义项

  1. 本义指僧道所用饮食器具组合,唐代《法苑珠林》载:"盋盂贮斋,锡杖引路",特指钵与盂配套使用的宗教器皿。
  2. 引申为化缘象征物,宋元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有"托盋盂而叩朱门"的表述,体现其宗教仪式功能。
  3. 佛教典籍中作量词,《景德传灯录》记载"一盋盂之粟,可供三日",反映古代计量方式。

三、文化语义演变 清代考据著作《日知录》指出,盋盂在民间逐渐衍生出"基本生活保障"的比喻义,如"但求盋盂之安"的俗谚。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词在晋方言中仍存"饭碗"的转义用法。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版)、《佛教器物图解》(中华书局2002)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盋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础释义

二、历史与文献引证

  1. 通假关系:“盋”是“钵”的异体字或通假字。唐代开始以“钵”代“盋”,如颜师古注《汉书》提到“盋盂”即钵盂()。
  2. 典籍例证:
    • 清代方以智《通雅·器用九》明确解释:“盋盂,鉢也……即今之鉢盂”()。
    • 龚自珍《正译第五》用“盋盂”比喻稀释后的醍醐(佛教中象征智慧),反映其在宗教文化中的引申义()。

三、文化用途

四、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籍或佛教器物文化,可参考《汉书》《通雅》等文献,或查阅宗教文化类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暗物质鄙啬鄙愚诚士笞榜赤胫充凿贷称風曉付方蜉蝣岛高姿姑徇黄驹皇直花堂麾节惠叔护丧肩排娇鬟佳语瘠牛偾豚金墟福地雷行凉殿丽法斄牛笼藩鹿鸣论难棉纱臬樴蟠挐片言只语秋请屈首人儿仁公上援下推牲口神仙人秫缝税法水封水引属虑死地四脚提石王公贵戚危在旦夕俉俉五云谿夏锄弦匏宪檄纤仄孝子贤孙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