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内德的意思、内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内德的解释

(1).内禀的德性;自身固有的道德。《管子·心术下》:“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史记·外戚世家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2).妇德。多指后妃之德。亦借指后妃。 南朝 梁 任昉 《王贵嫔哀册文》:“坤载既厚,内德云助。”《陈书·皇后传序》:“然受命继体之主非独外相佐也,盖亦有内德助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内德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核心层面:


一、字源本义

内德由“内”与“德”构成:


二、现代词典释义

  1. 内在的德行

    指个人内心秉持的道德准则,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㈣。

    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内德为立身之本。

  2. 君主的仁政

    古代文献中特指统治者对内的仁德治理,如《汉语大词典》引《尚书》“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指君王以德治国㈤。

  3. 隐秘的恩惠

    少数语境下指不显露的善行,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内”通“纳”,有“接纳恩泽”之意㈥。


三、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将“内德”视为修身核心。《论语·里仁》云“德不孤,必有邻”,强调内在德行影响外在实践㈦。道家《庄子》亦言“德者,成和之修也”,指向内在与自然的和谐㈧。


参考资料来源:

㈠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㈡ 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㈢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

㈣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㈤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㈥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16)

㈦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

㈧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

网络扩展解释

“内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内在的道德修养或自身固有的德性。由“内”(内心)和“德”(品德)组成,强调人内在的品德本质,而非外在表现。例如《管子·心术下》提到:“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说明内在道德对心性的规范作用。

二、延伸含义

  1. 妇德或后妃之德
    特指古代对女性(尤其是后妃)的品德要求。如《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帝王“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这里的“内德”即指后妃的德行对君主的影响。

  2. 使用场景

    • 褒义:形容人道德高尚(如“君子内德如兰”)
    • 贬义:批评道德缺失(如“内德不称则行无礼”)

文献例证


提示:现代语境中,“内德”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表达中。如需完整古籍引用,可参考、5、7的原文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阿磕绰白居易鄙况沧波草料出家修行祠竈麤物得售伄当貂缨返老还童槁工高吟革旧从新根治顾盼欱纳皇华使角宿疥瘙结胸峻阪军将嶱嵑闚闪牢筴漫天王煤炉免除暖盎平沙牵犬东门清氛琴心剑胆惸寡确颅屈然禳解日月相散戏烧香设东生物化学市舶务适尔双簧霜雁兔葵燕麦妄求五行生克巷吏相鸟县鼓相羊乡友衔窭数小青年小微謑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