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竹的意思、南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竹的解释

(1). 南山 的竹子。借指竹简。《南齐书·谢超宗传》:“ 超宗 罪愈四凶,过穷 南 竹。”参见“ 罄竹难书 ”。

(2).即毛竹。竹的一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竹(nán zhú)是汉语中对毛竹的别称,特指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Phyllostachys edulis)。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南竹即毛竹,是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大型竹种。其名称中“南”指主要生长于中国淮河以南地区,“竹”点明植物类别。《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竹子的一种,竿高大,节间长,材质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特征:竿高可达20米以上,直径20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和白粉,老竿无毛(《辞海》第七版)。
  2. 生长特性:地下茎为单轴散生,竹鞭发达;笋期3-5月,笋箨褐紫色具深褐色斑点。

三、分布与价值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尤以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为盛。其竿可作建筑、家具材料,笋可食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中国植物志》)。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9卷. 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南竹”的词义解释,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植物学定义
    南竹即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属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植物。其特点是秆高可达20米,新秆密被细柔毛,节下有白粉环,叶披针形,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的丘陵及低山地带。

  2. 历史文献中的引申义
    古代文献中,“南竹”可指南山的竹子,借代竹简。例如《南齐书·谢超宗传》中“过穷南竹”即用此意,与成语“罄竹难书”相关。


二、特征与用途

  1. 形态特征

    • 竹秆高大圆筒形,中空,节间长30-40厘米,箨鞘厚革质带棕紫色斑点。
    • 笋期4月,花期5-8月,适应酸性土壤,忌低洼积水。
  2. 经济与生态价值

    • 实用价值:竹材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竹笋可鲜食或加工成玉兰片、笋干。
    • 生态作用:成林速度快(60天再生60英尺),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三、文化与其他释义

  1. 成语中的特殊用法
    少数资料提及“南竹”可比喻“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的人”,但此用法较罕见,多见于特定语境。

  2. 常见误写
    需注意“南竹”与“楠竹”的区别:前者为毛竹别称,后者指楠木,二者不可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分布区域或古籍引用案例,可参考植物学专著或《南齐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蓝百君包络表相博投部事岑蔚长棘尝酒长舌锄地赐灌磁铁皴理倒拽登耗地带性掇转颿颠丰韵风雨凄凄感情用事格物致知故都瘑疮汉津胡梨戛服洁流荆飞警俊禁固鲸吸牛饮近今近情罽衣廓通揽户老虎车謰謱卖解弥益磨琢破阵千金乾矢橛荣戚山笼盛阴申写夙好泰山鸿毛堂威天眚廷史舷边相悦枵然小异大同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