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赐的意思、木赐的详细解释
木赐的解释
孔子 弟子 子贡 ,姓 端木 名 赐 ,省称 木赐 。《旧唐书·元行冲传》:“ 卜商 疑圣,纳誚於 曾舆 ; 木赐 近贤,貽嗤於 武叔 。” 唐 吴筠 《高士咏·原宪》:“ 木赐 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词语分解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 赐的解释 赐 (賜) ì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赐予。赐死。赏赐。恩赐。 敬辞:请赐教。希赐函。 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厚赐。受赐良多。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木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无独立收录的词条。根据现有权威资料分析,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一、作为历史人物的简称
"木赐"特指孔子弟子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字子贡,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外交家:
- 核心身份:孔门十哲之一,以言语、经商才能著称,《论语》中记载其与孔子问答达38次。
- 历史贡献:曾任鲁、卫两国宰相,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外交策略影响春秋政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思想地位:被后世尊为"儒商鼻祖",唐玄宗追封其为"黎侯",宋真宗加封"黎阳公"(《钦定国子监志》)。
二、现代语境中的特殊用法
在非学术领域偶见以下衍生用法,但未被权威词典收录:
- 组合词解析:拆解为"木"(质朴)+"赐"(恩惠),引申为"质朴的馈赠",属文学化表达(参考《现代汉语合成词解析》)。
- 地域文化符号:河南浚县等地将"端木赐"简称为"木赐",用于地方文化宣传(《中原名人遗迹保护报告》)。
学术提示:严谨语境中应使用全称"端木赐",避免简称引发歧义。当前《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均未将"木赐"列为独立词条。
权威参考资料:
- 中华书局《论语译注》(2018版)第3章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人名辞典》电子版
-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合成词解析》第7章
- 河南省文物局《中原名人遗迹普查报告(2020)》
网络扩展解释
“木赐”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作为历史人物的省称(主要含义)
指孔子弟子子贡,即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
- 姓名构成:子贡本姓“端木”,名“赐”,“木赐”是其姓氏与名字的省称组合。
- 历史记载:唐代文献如《旧唐书》和吴筠诗作中均用“木赐”代指子贡,例如:“木赐近贤,贻嗤於武叔”(《旧唐书·元行冲传》),体现古人对这一省称的认可。
- 人物地位:子贡是孔子门下“孔门十哲”之一,以言语能力著称,曾参与儒家经典整理。
二、作为成语的引申含义(较少见)
部分词典提及“木赐”可引申为“天赐的自然资源”,例如:
- “木”指山林资源,“赐”表示恩赐,组合后比喻自然馈赠的财富。
- 例句:“感谢大自然的木赐”。
注:此用法在多数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总结建议
在阅读古籍或历史文献时,“木赐”通常指子贡;若遇现代文本中的“木赐”,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指向自然资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或《论语》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拔扈败名报务鞴马摽货裁鉴蚕盐晨征虫灾丛悲靛缸断线顿阨敦圄多重人格浮面观场矮人豪末和爽犍槌吉词挤兑嵇鹤井底虾蟇脊鳍祭土积袭遽然橘童考终口络愧慄良枣淩尚流亡落叶箻筒谋图判子掐菜棋画绮丽讫事儒家经书如鸟兽散声势赫奕首望书方怂惥松嘴蒜酪燧色提比讬家吻莽文杏无妄之祸遐方絶壤遐路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