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虎符的意思、金虎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虎符的解释

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綬、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九。” 吕向 注:“金虎、竹使符, 汉 家符名。”《元史·兵志一》:“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元史·地理志六》:“ 至元 十七年,命 都实 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 河 源。”亦省称“ 金虎 ”。 元 萨都剌 《送管监司升广西宣慰使》诗:“花驄一日行千里,金虎三珠照百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虎符是中国古代军事信物制度中的重要器物,主要用于调遣军队、验证将领身份。其形制为分体式设计,通常以黄金铸造虎形,背部刻有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符存于朝廷,左半符交予驻军将领,发兵时需两半符验合方可生效,体现了严格的军事管控体系。

从形制特征分析,金虎符的虎形设计源自先秦时期对虎的图腾崇拜,《周礼·地官》记载“牙璋以起军旅”,东汉郑玄注疏指出“虎符取其威猛”,表明虎符象征军事权威。其黄金材质则凸显持有者的特殊身份,多见于汉代高级军事长官使用,《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而金质符节属更高规格。

现存最著名的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虽为青铜质地,但其“同字榫卯”“错金篆书”等工艺特征,为研究金虎符的铸造技术提供了实物参照。唐代杜佑《通典·职官》详细记载了虎符的使用规范,可佐证金虎符在历代军事制度中的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金虎符是中国古代用于军事或身份验证的重要信物,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构成与象征意义
    由“金”“虎”“符”三部分组成:

    • “金”象征材质贵重与权力尊贵;
    • “虎”代表勇猛威严,体现军事权威;
    • “符”为凭证,用于发兵或身份认证。
  2. 历史功能
    作为古代调兵凭证,需两半契合方可生效。据《元史》记载,元代万户级军官佩戴金虎符,符身有伏虎造型,并以明珠数量区分等级(如一至三珠)。

  3. 实物特征
    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金虎符(现存半符)为例:

    • 尺寸小巧(高2.3厘米,长4.8厘米),金制;
    • 造型夸张,巨目卷尾,通身浮雕纹饰,背面设扣槽。
  4. 延伸含义
    后衍生为形容人威武雄壮的气势,如“金虎符常用于描述气势雄伟之人”。

提示:若需具体历史文献记载或更多出土文物细节,可参考《元史·兵志》及考古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騃女痴男半夏不二法草约馋火重叠大才榱盘邓山点纸地块繁郑分数线故败规阙黄金镮火景狐肷磵户镜川粳粮净水竟体桊桊絶妙好辞决植开疆辟土宽典緑鬓朱顔寮宰领青忙不迭魔媪谋国囊虚皮子铺头口愆亢倾泄歧悮瑞祝丧气鬼馺沓绳梯侍立诗涛式微通达谙练通允罔已雾雪县薄显大相思显饰庨窌霄岭晓晕析爨新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