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砢磣 ”。
“砢硶”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使用,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读音
读作kē chen(第二个字轻读),其中“硶”在口语中常弱化为轻声。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粗俗、丑陋或令人感到难堪、尴尬的状态。例如:
延伸用法
文化关联
该词常见于北方方言(如东北话、河北方言),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
若需更权威的释义,建议查阅《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或地方方言研究资料。
砢硶(lú yē)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石(砂)和奥(硶)两个部首组成。石部表示与石头、岩石相关的意思,奥部表示与地下、深处相关的意思。砢字的总笔画数为13画,硶字的总笔画数为12画。
砢硶是一个现代汉字词语,没有确切的历史来源。它由石部和奥部组合而成,表示深处的石头或与地下石头相关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砢硶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变化。
由于砢硶是一个现代汉字,因此在古代没有相应的字形存在。
1. 在深山之中,我们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砢硶石。
2. 那个地方挖出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砢硶矿。
3. 孩子们兴奋地将手中的砢硶扔进了湖中。
1. 砢硶石:指深处的石头,也可以用来形容形状奇特的石头。
2. 砢硶矿:指存在于地下的石头矿藏。
3. 砢硶景观:指自然形成的砢硶地貌或景观特点。
1. 岩石:指大块的石头或岩石。
2. 地底:指地下的深处,与砢硶的表示意义相近。
3. 石块:指一块比较大的石头。
红砖:指烧制而成的用于建筑的砖块,与砢硶的意义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