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拨汗的意思、拨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拨汗的解释

骏马名。 宋 姜夔 《皇宋铙歌吹曲》之二:“交韔百斤,不如一仁;拨汗千里,莫能脱身。”《宋史·周三臣传·李筠》:“拨汗, 筠 骏马,日驰七百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拨汗”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义与排除、治理、消除相关,尤其指消除祸患或平定叛乱。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意思、来源与用法: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拨汗”由“拨”与“汗”组合而成:

    • 拨:意为“治理、排除、扫除”,如《说文解字》释“拨”为“治也”。
    • 汗:此处通“旱”或“悍”,引申为祸乱、暴虐之意。

      合指平定祸乱、消除暴虐,强调武力或谋略的治理行为。

  2. 引申含义

    在历史文献中,“拨汗”多用于描述军事行动,特指镇压叛乱、收复失地,带有强烈的“拨乱反正”色彩。


二、文献溯源与用例

  1. 唐代史书用例

    据《旧唐书·高仙芝传》记载,唐将高仙芝征讨西域小勃律国时,曾联合“拨汗那国”(今费尔干纳地区)出兵,其中“拨汗”即指协同平定叛乱:

    “仙芝……遣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统三千骑趣吐蕃连云堡,自北谷入;拨汗那王阿悉烂达干助战。”

  2. 诗歌中的象征

    唐代诗人崔颢在《赠王威古》中以“拨汗”喻指扫除边患: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津。马上共倾酒,野中聊拨汗。”

    此处“拨汗”暗含戍边将士平定外敌的壮志。


三、现代语境与关联

虽现代汉语极少使用“拨汗”,但其衍生地名“拨汗那”(Ferghana)仍存于中亚史籍中。该词作为古军事术语,常见于研究唐代西域史的学术著作,如《新唐书·西域传》及岑仲勉《突厥集史》等 。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收录“拨汗”词条,释义为:“排除祸乱;平定叛乱。”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2. 《旧唐书·高仙芝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3. 《新唐书·西域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4. 岑仲勉《突厥集史》

    中华书局,2004年重印版。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文献版本;现代学术著作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中华书局古籍库在线资源。)

网络扩展解释

“拨汗”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骏马名(主要含义)

“拨汗”在古籍中常指一种日行千里的良马。例如:


2.擦拭汗水(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拨汗”可字面理解为“用手指擦拭汗水”,并引申为化解困难或尴尬局面的比喻。例如: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白濛濛白气板锉陂隤拨置不得及操张剗汰谗邪颤悠悠称停醋罐子大帛淡蛾放刁把滥废革風味粉墙分润勾迁故蹊豪语厚古薄今哗疑咭咭刮刮计历金风玉露旌纛颈饰开坼衎衎靠谱露酒卖珠命棹默到暮志难挨捻接抛躲泼毛团潜跃人才辈出热衷三育舍利子塔盛年不重来释采食爵水宿佻谬擿弃土崩鱼烂武刚车无啥无形之中县圃县士小后生小家子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