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名籍的意思、名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名籍的解释

1.记名入册。
2.犹名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名籍是汉语中表示身份登记与管理的专有名词,指记载个人或群体姓名的官方簿册。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名籍在古代指户籍登记文书,相当于现代户口簿,用以记录人口信息、确认社会身份。《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登记姓名的簿册”,强调其作为官方档案的功能性质。《辞海》补充说明,名籍常见于秦汉简牍文书,如《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名籍”指代户籍资料,用于统计人口、征发徭役。

  2. 引证解释

    《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无名数者四十万”,唐代司马贞索隐引如淳注:“名数,若今户籍。”此处的“名数”即名籍,印证其在汉代作为法定身份凭证的地位。《汉书·高帝纪》中“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句下颜师古注:“皆列其名籍于官”,进一步说明名籍具有官方赋税征管功能。

  3. 历史演变与现代表述

    名籍制度始于周代“书社”制度,至秦汉发展为“编户齐民”体系,成为国家治理基础。现代汉语中,“名籍”多用于文献研究与法律史领域,如《中国法制史》中将其定义为“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法定载体”。在台湾地区现行法律术语中,“除籍”仍保留名籍制度的语言遗存。

网络扩展解释

“名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记名入册
    指将姓名登记在官方或特定名册中的行为。例如《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曾下令原属项羽的臣子登记名籍,但郑君拒绝服从,最终被驱逐。这一用法强调“登记”的动作。

  2. 名册、簿册
    指记录姓名的正式文书或档案。如《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提到官员上报名籍及财物簿,唐代元稹的诗句“谪仙名籍在”也指仙人名录。在宋代文献中,名籍还特指官妓的乐籍,如《小孙屠》中提到的“脱名籍”即脱离官妓身份。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史记》《汉书》等古籍用例及辞典定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典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战保甲边险鴘鹰不好看不使床屏褚先生毳服麤劣地脉短褂蛾緑非常干侯弓筋过卖顾私会逢其适会话借客报仇解弦更张急遽积实蠲税泬漻槛兽牢肉连七聊尔尔撩洗猎攦领示六爻马房马六甲铭泐敏核幕客暖洁亲客入地无门骚肠石蜜识宇收计黍稭思无邪松台天弧完案顽冥纬术文秘五行相生舞铙香尖相受仙经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