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uo river] 中国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河。东源出于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平江县境,流经汨罗县,在湘阴县入洞庭湖
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汨罗江是中国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的支流,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东北部,经汨罗市至湘阴县汇入洞庭湖。其名称"汨"字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水流迅疾貌",《说文解字》解作"汨,水流也",结合"罗"字指代古罗子国地域,得名汨罗江。
该江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包括昌江河、罗水等。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其河道特征表现为中上游多峡谷急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是湘北地区重要农业灌溉水源。
汨罗江因屈原投江事件闻名于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明确记载"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历代文人作品中屡见引用,如唐代柳宗元《汨罗遇风》中"南来不作楚臣悲",宋代苏轼《屈原塔》中"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等,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贞精神的象征符号。
《水经注》卷三十八载:"汨水西流,经罗县北,谓之汨罗江",印证其地理沿革。现代考古发现,江畔屈子祠存有明清时期碑刻12方,其中清同治年间《重修屈子祠记》详载祭祀仪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汨罗江是位于中国湖南省东北部的一条河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地理特征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幕阜山黄龙山梨树埚,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5543平方公里,分南北两支:南支为汨水(主源),北支为罗水,在汨罗市屈谭汇合后称汨罗江,最终注入洞庭湖。
2. 名称由来 据《史记》集解记载,“汨水在罗,故曰汨罗”,因河流经古罗国地域而得名。
3. 历史与文化意义 汨罗江因屈原投江而闻名。公元前278年,楚国诗人屈原因救国无望,在汨罗江下游的河泊潭(又称屈潭)怀沙自沉。此后衍生出端午节赛龙舟、食粽等习俗,江畔现存屈原墓、屈子祠等纪念遗址。
4. 自然与人文景观 江畔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包含玉笥山(屈原流放时居住地)、河泊潭等历史地标。民间传说称屈原投江后遗体逆流30里,形成“江水倒流”的奇谈。
5. 其他信息 汨罗江在《水经注》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水文特征与屈原精神深度关联,被视作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拼音为“mì luó jiāng”,属湘江支流。
更多细节来源:(搜狗百科)、(汨罗市政府网)、(澎湃新闻)等。
阿失百结悬鹑边甲表哥博达车驾抽援典总多心恶稔祸盈尔乃感恩多高橇格佞刮剌剌冠玉归旅豪重和安河清酒赫姿闳门宏渺回春金谷园俊物旷澹款情联电量决连脚緑头牌旅宴靡衣玉食谋干胚浑辟位钱额惬适欺君麒麟函凄轸散拙山豆根禅化梢梢食方丈于前世及恃息司训亭传头鹅宴未决犯微力伍伯雾帐衔哂险幸小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