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马牙消 ”。朴硝的一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 楚州 盐城 古盐仓下土中,又有一物,六稜,如马牙硝,清莹如水晶,润泽可爱,彼方亦名太阴玄精。”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丹房镜源·诸消篇》有马牙消、朴消、芒消、缩砂、坑消五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朴消》:“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消,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有牙者为马牙消……朴消即是芒消、马牙消,一物有精粗之异尔。”
马牙硝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矿物类药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定义及相关信息:
1. 基本定义与性质 马牙硝是朴硝(天然硫酸钠矿物)的一种结晶形态,因晶体较大形似马牙而得名。其化学成分为含水硫酸钠(Na₂SO₄·10H₂O),属于芒硝的粗制形态,具有无色透明、清莹如水晶的物理特性,易溶于水。
2. 历史文献记载 • 宋代《梦溪笔谈》记载楚州盐城出土的六棱状矿物与马牙硝相似,被称为「太阴玄精」; •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区分:朴硝经煎炼后,底部粗制品为朴硝,上层有芒刺的为芒硝,结晶成牙状者即马牙硝,三者实为同一物质的不同精制阶段。
3. 应用领域 •工业用途:古代用于制革软化、玻璃制造和制碱工艺; •医药功能:作为泻药使用,具有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的功效。
4. 相关概念辨析 需注意与「马牙」的两种含义区分: ① 矿物马牙硝(本文所述); ② 婴儿口腔内的白色角质珠(俗称「马牙」或「板牙」),属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
以上内容综合了宋代至明代文献记载及现代矿物学解释,完整原始文献可参考《梦溪笔谈》《本草纲目》等典籍。
《马牙硝》是指一种中药材,也称为“蚊管硝”。它是由一种名为马牙的植物经过加工制成的粉末状物质。《马牙硝》一词在中医药中常用于解热利尿、消肿退疮等治疗。
《马牙硝》的拆分部首是马齿草部首。它的整体构造由“马”、“牙”和“石”组成。拆分笔画为“马”(4画)+“牙”(4画)+ “齿”(8画)。
《马牙硝》的原植物名为马齿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生长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高山湿地和河滨地带。马齿草经过采摘、晒干、研磨等加工过程,制成************《马牙硝》。
《马牙硝》的繁体字为「馬牙硝」。
古时候的《马牙硝》汉字写法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由于马齿草是一种早期被人们使用的草药,它的名称可能有一些变化。
1. 医生建议服用《马牙硝》来治疗体内湿热。
2. 这种草药是由野山中的马齿草制成的《马牙硝》。
马牙硝化剂、马牙硝颗粒、马牙硝酸、马牙硝合剂、马牙硝片
蚊管硝、马齿硝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