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馬牙消 ”。樸硝的一種。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 楚州 鹽城 古鹽倉下土中,又有一物,六稜,如馬牙硝,清瑩如水晶,潤澤可愛,彼方亦名太陰玄精。”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丹房鏡源·諸消篇》有馬牙消、樸消、芒消、縮砂、坑消五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樸消》:“煎煉入盆,凝結在下,粗樸者為樸消,在上有芒者為芒消,有牙者為馬牙消……樸消即是芒消、馬牙消,一物有精粗之異爾。”
馬牙硝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礦物類藥物,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定義及相關信息:
1. 基本定義與性質 馬牙硝是樸硝(天然硫酸鈉礦物)的一種結晶形态,因晶體較大形似馬牙而得名。其化學成分為含水硫酸鈉(Na₂SO₄·10H₂O),屬于芒硝的粗制形态,具有無色透明、清瑩如水晶的物理特性,易溶于水。
2. 曆史文獻記載 • 宋代《夢溪筆談》記載楚州鹽城出土的六棱狀礦物與馬牙硝相似,被稱為「太陰玄精」; •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确區分:樸硝經煎煉後,底部粗制品為樸硝,上層有芒刺的為芒硝,結晶成牙狀者即馬牙硝,三者實為同一物質的不同精制階段。
3. 應用領域 •工業用途:古代用于制革軟化、玻璃制造和制堿工藝; •醫藥功能:作為瀉藥使用,具有潤燥軟堅、清熱消腫的功效。
4. 相關概念辨析 需注意與「馬牙」的兩種含義區分: ① 礦物馬牙硝(本文所述); ② 嬰兒口腔内的白色角質珠(俗稱「馬牙」或「闆牙」),屬新生兒正常生理現象。
以上内容綜合了宋代至明代文獻記載及現代礦物學解釋,完整原始文獻可參考《夢溪筆談》《本草綱目》等典籍。
《馬牙硝》是指一種中藥材,也稱為“蚊管硝”。它是由一種名為馬牙的植物經過加工制成的粉末狀物質。《馬牙硝》一詞在中醫藥中常用于解熱利尿、消腫退瘡等治療。
《馬牙硝》的拆分部首是馬齒草部首。它的整體構造由“馬”、“牙”和“石”組成。拆分筆畫為“馬”(4畫)+“牙”(4畫)+ “齒”(8畫)。
《馬牙硝》的原植物名為馬齒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生長在我國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的高山濕地和河濱地帶。馬齒草經過采摘、曬幹、研磨等加工過程,制成************《馬牙硝》。
《馬牙硝》的繁體字為「馬牙硝」。
古時候的《馬牙硝》漢字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記載,但由于馬齒草是一種早期被人們使用的草藥,它的名稱可能有一些變化。
1. 醫生建議服用《馬牙硝》來治療體内濕熱。
2. 這種草藥是由野山中的馬齒草制成的《馬牙硝》。
馬牙硝化劑、馬牙硝顆粒、馬牙硝酸、馬牙硝合劑、馬牙硝片
蚊管硝、馬齒硝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