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碧虚上监的意思、碧虚上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碧虚上监的解释

传说中仙人 董奉 的尊号。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卷二:“﹝ 董奉 ﹞后居 庐山 ,治人之疾,不取貲币,使愈者植杏五株,数年鬱茂成林。 奉 乃作仓廩,宣言:‘人买杏者,不须来报,但一器杏偿一器稻。’人有欺者,猛兽輒逐之。所积稻復以施人。后上昇,号 碧虚上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碧虚上监”是道教文化中的特殊称谓,具有多重文化内涵。以下从词语结构和文献考据两方面进行解析:

一、词语构成溯源

  1. 碧虚

    源自《汉语大词典》,本义指青天、碧空。道教典籍中常以“碧虚”代指仙境,如《云笈七签》云:“碧虚之中,琼楼玉宇”,象征清虚高远之境。

  2. 上监

    “监”在道教职司体系中指监察神职,《道法会元》记载:“三界设监,掌录功过”。“上监”即天界监察者,具有监督修行、护持正法的职能。

二、道教文化意涵

综合《道教大辞典》释义,“碧虚上监”特指驻守碧虚仙境的神灵监司,包含三层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碧虚上监”是道教文化中的一个尊号,特指东汉时期著名方士董奉。以下为详细解释:

  1. 词语构成与含义

    • “碧虚”指青天或仙境,象征超凡脱俗;“上监”意为高位监察者,合称体现仙人身份与职能。
  2. 历史出处
    该称号最早见于宋代陈舜俞《庐山记》卷二,记载董奉在庐山行医济世的事迹,后得道升仙获此尊号。

  3. 董奉的传说

    • 董奉治病不取财物,要求患者愈后种植杏树,久之成林,并以杏换稻赈济贫民。
    • 传说中若有欺瞒者,猛兽会驱赶惩罚,体现其神通与公正。
  4. 文化意义
    董奉与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其故事反映了道教“济世行善”的修行理念,“碧虚上监”称号则强化了其仙人形象。

注:关于董奉生平细节,可进一步查阅《庐山记》等古籍原文(参考、2、5)。

别人正在浏览...

版本记录匾介不安于室不覩事曹丘生楚船刍微雕章琢句敌档帝业杜陵杰顿身反把烦委飞来横祸丰严福齐南山浮水干质高大上诟唧规抚姑师耗损虹丝黄花蒿饥寒交迫静寄军用窥园困学徕远粮户辽海鹤烈名淩蔑镂心刻骨履业没摆拨明懋尼珠农科院畔衅啓问鹊巢鸠踞三相电流梢槭烧心壶生物圈世禅霜飔舜华四联单素卷太平天国汤散微行奚国吸力豁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