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蚂蟥的意思、蚂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蚂蟥的解释

[leech] 水蛭的俗称。即“蚂蝗”。体长而稍扁,尾端有吸盘,雌雄同体。生活在水田、沼泽中,吸食人6*兽的血液。亦用作比喻。如:蚂蟥见血(比喻见了心爱的东西,不肯离开)

详细解释

水蛭的俗称。体长而稍扁,尾端有吸盘,雌雄同体。生活在水田、沼泽中,吸食人畜的血液。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蚂蟥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蚂蟥(学名:Hirudinea),又称水蛭,是环节动物门蛭纲动物的统称。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生物学特征及文化应用角度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与基本概念

  1. 字义解析

    • “蚂”:泛指昆虫类小型生物(如蚂蚁、蚂蚱),此处指体型较小的水生生物。
    • “蟥”:特指体形扁长、可吸附于他物的虫类。

      合称“蚂蟥”,描述一类体软、无骨骼、善吸附的环节动物。

  2. 权威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蚂蟥:蛭纲动物的通称。体长而扁,生活于淡水或湿润土壤中,多数种类吸食人畜血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二、生物学特征

  1. 形态结构

    • 体型:体长约1–20厘米,呈圆柱形或扁平状,分27个体节,具前、后吸盘。
    • 运动:通过吸盘交替吸附进行“尺蠖式”爬行或游泳。

      (参考:《中国动物志·环节动物门》[M]. 科学出版社, 1996.)

  2. 生活习性

    • 栖息环境:主要分布于稻田、池塘、溪流等淡水环境,少数为陆生或海生。
    • 食性:多数种类为吸血性(如医蛭科),部分为肉食性(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

三、传统药用与文化意义

  1. 中药应用

    蚂蟥干燥体称“水蛭”,为传统活血化瘀药:

    • 功效:《神农本草经》载其“主逐恶血、瘀血,破血瘕积聚”。
    • 成分:含抗凝血物质水蛭素(hirudin),抑制血栓形成。

      (来源: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M]. 明代万历刻本.)

  2. 现代医学价值

    水蛭素被提取用于抗凝治疗,如术后防血栓、心脑血管疾病辅助用药(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产品如“Revasc”)。


四、相关物种辨析


五、文化隐喻

民间常以“蚂蟥”比喻顽固依附他人谋利者,如谚语“像蚂蟥一样叮住不放”,反映其吸附特性衍生的负面意象。


蚂蟥既是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环节动物,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资源,其生物学特性与文化符号意义在汉语语境中深度融合。

网络扩展解释

蚂蟥(又称水蛭)是一种吸血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环境,具有生态和药用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形态特征
    蚂蟥是水蛭的俗称,体长而稍扁,呈纺锤形,体长2-15厘米,背部暗绿色带5条黄色纵纹,尾部有吸盘。其身体结构灵活,可伸展或收缩,适应不同环境。

  2.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水田、沼泽、湖泊等淡水区域,以吸食人畜血液为生。雌雄同体,繁殖能力强。民间传说中,蚂蟥被描述为可能钻入人体血管,但此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更多属于夸张的比喻。

  3. 药用价值与种类
    蚂蟥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了宽体金线蛭等品种,用于治疗中风、高血压、跌打损伤等。全球约有400-500种,中国已发现89种。

  4. 文化隐喻
    在汉语中常被用作比喻,如“蚂蟥见血”形容对喜爱之物紧抓不放的特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具体药理应用或生态影响,可参考《中国药典》或相关生物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濯香奔驰避乡草蓐愁哀触抵初心词库村厮打门點撆点映牒状杜梨顿断分辩丰阜否屈福德舍浮剽歌词沽酒堠子涣然冰释僭盗荐更俭吝嘉议禁不得京城氏急响计行言听急章拘诸看风行船考测梱内类萃流徒緑秋闷打颏怒涌蓬心片句破眼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恰意青童取民敺役如梦初醒山不厌高石华娥緑水月镜花暑月谈空说有同命运共呼吸萎落伍参闲断纤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