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螞蟥的意思、螞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螞蟥的解釋

[leech] 水蛭的俗稱。即“螞蝗”。體長而稍扁,尾端有吸盤,雌雄同體。生活在水田、沼澤中,吸食人6*獸的血液。亦用作比喻。如:螞蟥見血(比喻見了心愛的東西,不肯離開)

詳細解釋

水蛭的俗稱。體長而稍扁,尾端有吸盤,雌雄同體。生活在水田、沼澤中,吸食人畜的血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螞蟥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螞蟥(學名:Hirudinea),又稱水蛭,是環節動物門蛭綱動物的統稱。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生物學特征及文化應用角度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與基本概念

  1. 字義解析

    • “螞”:泛指昆蟲類小型生物(如螞蟻、螞蚱),此處指體型較小的水生生物。
    • “蟥”:特指體形扁長、可吸附于他物的蟲類。

      合稱“螞蟥”,描述一類體軟、無骨骼、善吸附的環節動物。

  2. 權威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螞蟥:蛭綱動物的通稱。體長而扁,生活于淡水或濕潤土壤中,多數種類吸食人畜血液。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二、生物學特征

  1. 形态結構

    • 體型:體長約1–20厘米,呈圓柱形或扁平狀,分27個體節,具前、後吸盤。
    • 運動:通過吸盤交替吸附進行“尺蠖式”爬行或遊泳。

      (參考:《中國動物志·環節動物門》[M]. 科學出版社, 1996.)

  2. 生活習性

    • 栖息環境:主要分布于稻田、池塘、溪流等淡水環境,少數為陸生或海生。
    • 食性:多數種類為吸血性(如醫蛭科),部分為肉食性(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

三、傳統藥用與文化意義

  1. 中藥應用

    螞蟥幹燥體稱“水蛭”,為傳統活血化瘀藥:

    • 功效:《神農本草經》載其“主逐惡血、瘀血,破血瘕積聚”。
    • 成分:含抗凝血物質水蛭素(hirudin),抑制血栓形成。

      (來源: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部[M]. 明代萬曆刻本.)

  2. 現代醫學價值

    水蛭素被提取用于抗凝治療,如術後防血栓、心腦血管疾病輔助用藥(歐洲藥品管理局批準産品如“Revasc”)。


四、相關物種辨析


五、文化隱喻

民間常以“螞蟥”比喻頑固依附他人謀利者,如諺語“像螞蟥一樣叮住不放”,反映其吸附特性衍生的負面意象。


螞蟥既是具有獨特生态功能的環節動物,也是中醫藥學的重要資源,其生物學特性與文化符號意義在漢語語境中深度融合。

網絡擴展解釋

螞蟥(又稱水蛭)是一種吸血環節動物,廣泛分布于淡水環境,具有生态和藥用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形态特征
    螞蟥是水蛭的俗稱,體長而稍扁,呈紡錘形,體長2-15厘米,背部暗綠色帶5條黃色縱紋,尾部有吸盤。其身體結構靈活,可伸展或收縮,適應不同環境。

  2. 生活習性
    主要栖息于水田、沼澤、湖泊等淡水區域,以吸食人畜血液為生。雌雄同體,繁殖能力強。民間傳說中,螞蟥被描述為可能鑽入人體血管,但此說法缺乏科學依據,更多屬于誇張的比喻。

  3. 藥用價值與種類
    螞蟥是中國傳統中藥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了寬體金線蛭等品種,用于治療中風、高血壓、跌打損傷等。全球約有400-500種,中國已發現89種。

  4. 文化隱喻
    在漢語中常被用作比喻,如“螞蟥見血”形容對喜愛之物緊抓不放的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藥理應用或生态影響,可參考《中國藥典》或相關生物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報丁寶檀備足鞭驽策蹇兵隊成己成物賜蟒忖想麤食打悶葫蘆導送打啟發搭膝镫棒東搜都盛盤督護二賴子奉敬覆水肛膜稾人耕車共觸工齡洸洋谷口痕路鴻便諱飾火藏俴驷急持羁轭揭調稽古揆今禁欲劇中人陵台爐瓶三事緑蒙蒙馬将牌馬潼辟國輕颦搉利曲恭擾動三寸管善始善終石精水晶鲙鼠膠宿将梭布檀唇體育俱樂部通馳望緊侮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