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螞蟥的意思、螞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螞蟥的解釋

[leech] 水蛭的俗稱。即“螞蝗”。體長而稍扁,尾端有吸盤,雌雄同體。生活在水田、沼澤中,吸食人6*獸的血液。亦用作比喻。如:螞蟥見血(比喻見了心愛的東西,不肯離開)

詳細解釋

水蛭的俗稱。體長而稍扁,尾端有吸盤,雌雄同體。生活在水田、沼澤中,吸食人畜的血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螞蟥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螞蟥(又稱水蛭)是一種吸血環節動物,廣泛分布于淡水環境,具有生态和藥用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形态特征
    螞蟥是水蛭的俗稱,體長而稍扁,呈紡錘形,體長2-15厘米,背部暗綠色帶5條黃色縱紋,尾部有吸盤。其身體結構靈活,可伸展或收縮,適應不同環境。

  2. 生活習性
    主要栖息于水田、沼澤、湖泊等淡水區域,以吸食人畜血液為生。雌雄同體,繁殖能力強。民間傳說中,螞蟥被描述為可能鑽入人體血管,但此說法缺乏科學依據,更多屬于誇張的比喻。

  3. 藥用價值與種類
    螞蟥是中國傳統中藥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了寬體金線蛭等品種,用于治療中風、高血壓、跌打損傷等。全球約有400-500種,中國已發現89種。

  4. 文化隱喻
    在漢語中常被用作比喻,如“螞蟥見血”形容對喜愛之物緊抓不放的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藥理應用或生态影響,可參考《中國藥典》或相關生物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螞蟥

螞蟥(mǎ liǔ)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螞(蟲蛇類的昆蟲)和蛭蚓(一種水生動物,具有吸血特性)。

螞蟥的部首是蟲,筆畫數為11。其中,螞的部首是蟲,筆畫數為7;蛭的部首是虍,筆畫數為4。

螞蟥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民間傳說。螞蟥最早出現在《詩經·多寶》一詩中,與寄生蟲有關。後來,人們根據寄生蟲的特點和形态,将其命名為螞蟥。

在繁體字中,螞蟥的寫法為螞蝗,蚤蝕或螞蚵。

在古代,螞蟥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古時寫作螞蝗或螞蚵。

以下是一些關于螞蟥的例句:

一些與螞蟥相關的詞組有:螞蟻、螞蟻洞、螞蟻搬家等。

螞蟥的近義詞包括水蛭、水蚤、螞蛭等。

螞蟥的反義詞是非寄生生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