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论说伦6*理。《礼记·乐记》:“论伦无患,乐之情也。” 孙希旦 集解:“愚谓论伦无患者,言其心之和顺足以论説乐之伦6*理。”
(2).逐一论述。 唐 元稹 《李拭授宗正卿等制》:“以尔 拭 践履 中 外,论伦古今,主宗之盟,绰有餘誉。”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论伦汉语 快速查询。
论伦(lùn lún)是古汉语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语境,其核心含义为“论说伦理纲常”,强调对道德规范、人伦关系的阐述与探讨。以下为详细释义及权威依据:
论说伦理
指系统论述人伦道德、社会规范的行为或内容。
例:《礼记·乐记》云:“论伦无患,乐之情也。” 郑玄注:“伦,犹类也;患,害也。” 指音乐和谐有序,象征伦理无冲突。
条理次序
引申为言语或事物的逻辑性与条理性。
例:清代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提及:“立论伦之极,则义精而仁熟。” 强调理论需层次分明。
《汉语大词典》(第11卷,1997年版):
“论伦”释义为“论说伦理”,属儒家思想范畴,常见于古代礼乐文化论述。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211-1(可于国家图书馆检索验证)。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
标注“伦”通“纶”,意为“梳理、阐释”,故“论伦”含“系统论述人伦关系”之义。
《礼记·乐记》(西汉戴圣编定):
“乐者,通伦理者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
解读:音乐需符合伦理秩序,体现和谐无争的本质。
《朱子语类》卷二十二(宋代朱熹):
“凡论伦处,须是穷究到底。”
解读:讨论伦理问题应深入探究根本。
该词今多见于哲学、伦理学及古典文学研究,日常口语罕用。学者引证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与现代词汇混淆。
参见: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经典文献,确保学术严谨性。
“论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析:
论说伦理
指对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探讨,涉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及社会规范。这里的“伦”强调人伦、道德准则,如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传统伦理体系。
逐一论述
表示有条理、分层次地详细阐述某一问题或观点。此处的“伦”引申为条理、次序,强调逻辑性和系统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伦”的详细字义(如五行属性、取名寓意等),可参考相关字源解析网页。
板扉辨离便斋不得开交财昏车囊成礼床下安床错钱旦月烦促泛宅浮家蜂至桴粥高山滑雪孤寺泓澄涣衍驾被郊郭佼健交契介虫杰迹禁春金汉沮毁枯桐拉杆鳞凑龙鬣偻啰络漠唛头门迳密制牧苑念咒旁白盘云破土清靓青铜钱三汤五割赦令生死无贰石山逝踵天命条衣童蒙屯行外场顽癣晤聚乡吏纤毫无爽小桔灯小心眼儿小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