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漏刻的意思、漏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漏刻的解释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6*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2).顷刻。《汉书·王莽传中》:“捕斩虏 騶 ,平定东域,虏 知 殄灭,在于漏刻。”《资治通鉴·汉王莽地皇二年》:“ 莽 召问羣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胡三省 注:“言得罪於天,死在须臾。”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丁亥岁三月晦日,忽被急徵鋃鐺拖曳,命在漏刻。”

(3).借指时间。 唐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诗:“ 沧州 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漏刻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漏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其含义和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漏刻由“漏壶”和“刻度箭”组成,通过水流与浮箭的配合计量时间。其中:

二、类型与工作原理

  1. 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壶内浮箭随水位下降显示时间(早期常见);
  2. 受水型漏刻:水流入受水壶,浮箭随水位上升指示时间,常采用多级漏壶保持水流均匀。

三、历史与发展

四、文化意义

五、其他含义

在古籍中,“漏刻”也引申为:

  1. 时间单位:汉代曾将一昼夜分为120刻;
  2. 比喻顷刻:如“命在漏刻”形容危急时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结构演变或文化关联,可参考搜狗百科和今日头条的详细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漏刻

漏刻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漏 (lòu) 和刻 (kè)。

漏是由水滴从容器里逐渐渗出的意思,它的笔画数是8画。漏的部首是氵,表示与水相关。

刻是用刀或其他尖锐工具在物体表面刻下图案或文字的动作,它的笔画数是6画。刻的部首是刂,表示与刀相关。

漏刻这个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像水通过漏洞渗出一样。

在繁体中文中,漏刻的写法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漏的形状并不完全一样。在金文和隶书中,漏的形状是一个口袋在滴水。到了楷书时代,漏的形状变成了“谷”字形。

以下是漏刻在句子中的例句:

他就像一个漏刻的水钟,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组词:漏水、漏洞、刻度、刻苦、刻薄。

近义词:流逝、消逝、渗透。

反义词:停滞、停顿、滞留。

别人正在浏览...

爱琴文化阿黎半托不差毫厘不倾岑蔚僝弱荡风丹款调服彫癠顶棒唲呕二十四番花信坊额風移俗易分秒必争观宇鼓弄过手海陉红旗报捷怀古伤今黄镮黄人捧日回图会性煎敖戟盾进手俊厨闶阆烂漫利如留职利欲熏心麻雀牌马射蒙垢牛金匹马只轮千乞起军乞良倾饮起卧却冠桑落瓦解馓枝善导赡腴韶敏碎身糜躯所由官韬韫托物陈喻威尊命贱无颜帢叶契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