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山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 李贤 注:“ 陇首 ,山名,在今 秦州 。”
(2).指 陇山 之巅。《汉书·礼乐志》:“朝 陇 首,览西垠。” 颜师古 注:“ 陇坻 之首也。”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三:“春光发 陇 首,秋风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二:“ 秦 水别 陇 首,幽咽多悲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有《小方壶忆梅诗》,节其大概云:‘……岁云暮矣风雪骤,驛使音稀断 陇 首。’”
(3).泛指高山之巅。 宋 柳永 《醉蓬莱》词:“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霽。”
“陇首”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古山名
指历史上位于今甘肃秦州(今天水一带)的山脉,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西都赋》,后《后汉书》李贤注也提到这一名称。
陇山之巅
特指陇山(今六盘山南段)的山顶。例如《汉书·礼乐志》中“朝陇首,览西垠”,颜师古注为“陇坻之首”。
泛指高山之巅
在文学中引申为高山的顶峰。如柳永《醉蓬莱》中“陇首云飞”,即用此意。
在赵汝鐩的《陇首》诗中,“陇首”指代田埂或山丘,描绘乡村场景(如“采桑女”“荆钗蓬鬓”),带有田园质朴的意境。
有少数资料提到“陇首”可隐喻“领导者”,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
“陇首”的核心含义与地理相关,既指具体山脉,也用于文学中的高山意象。如需深入考据,建议参考《汉书》《后汉书》及唐宋诗词原文。
《陇首》(lǒng shǒu)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为您提供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相关内容。
《陇首》的第一个字为“陇”(lǒng)。它采用了三个部首,分别是“阝”、“隶”和“土”。这个字共有11个笔画。
《陇首》的第二个字为“首”(shǒu)。它的部首是“页”,它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常用汉字。这个字共有9个笔画。
陇:古代地名“陇县”,位于今天的甘肃省。这个字在简化字中写作“陇”,在繁体字中写作“壟”。
首:原本指古代官吏的头衔,后来引申为“第一”、“最重要的”。这个字在繁体字中写作“首”。
在古代,陇的字形稍有变化。它的形状与今天的写法相似,但上方的横长一些,下方的点则略微偏离中间。首的字形基本上没有变化。
1. 这位教授是该大学的陇首,负责制定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决策。
2. 公司的董事长是集团的陇首,他决定了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发展目标。
陇上、陇内、陇县、陇东、首席、首要、首都、首创、首映、首届、首都等。
首领、头目、领导者、领袖、首脑、首相等。
末尾、余、尾声、尾巴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