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九成宫醴泉铭 ”。
“九成宫碑”全称《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著名碑刻,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1. 基本定义
“九成宫碑”为“九成宫醴泉铭”的简称()。其中:
2. 历史背景
此碑刻于唐贞观六年(632年),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九成宫原为隋代仁寿宫,唐太宗重修后改名()。
3. 碑文构成
4. 书法价值
欧阳询晚年代表作,字体刚劲清秀,成为后世楷书典范()。碑高2.7米,现存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总结
该词不仅指具体碑刻,更象征唐代书法与文化的巅峰成就。若需更全面的碑文译文或书法细节,可参考和10的原文分析。
《九成宫碑》是一块历史悠久的碑文,它记录了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表达了某种思想观点。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来介绍这个词的含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九成宫碑通常指的是一种具有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石碑,多为九条龙纹饰。
《九成宫碑》这个词由五个汉字组成,拆分部首为:乙、灬、宀、石、石。总笔画数为:27画。
九成宫碑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是一种古代碑刻的形式。它常用于纪念重大事件、书写重要文献或作为宫殿、寺庙等建筑的装饰。
九成宫碑的繁体字是「九成宮碑」。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例如,「九成宫碑」在古时的写法可能是「九成宮碑」。
九成宫碑上的文字刻录着古代的智慧。
九成、宫殿、碑文、石刻。
九龙碑、宫殿碑、古碑刻。
新碑、平庸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