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慰教诲。《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慰诲勤勤,有踰骨肉。” 吕向 注:“慰诲,谓慰劳诲教也。”《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 文帝 纳后于 鄴 ,有宠,生 明帝 及 东乡公主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后宫有宠者劝勉之,其无宠者慰诲之。”
“慰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èi huì,其核心含义为“安慰教诲”。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该词:
字面构成
由“慰”(安慰、抚慰)和“诲”(教诲、劝诫)组合而成,体现情感抚慰与理性指导的双重含义。
权威定义
多部词典(如汉典、查字典)明确解释为“安慰教诲”,常见于正式或文学语境。
情感支持
用于安慰遭遇困境或情绪低落的人,例如朋友失意时给予慰诲,既安抚情绪又提供建议。
教导场景
在教育或职场中,师长或前辈可通过慰诲的方式,既缓解压力又传递经验,如“以慰诲化解学生焦虑”。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
如今多用于书面表达,常见于正式演讲、文学创作或心理咨询场景,强调情感与理性的结合。例如:“老师以温言慰诲,助学生重拾信心。”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代典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文选》《三国志》等文献原文。
《慰诲》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wèi huì"。慰诲是指安慰和劝诫,给予忠告和鼓励。这个词语在中国语言中常常用来描述向人们传达欣慰和安慰的情感。
《慰诲》的拆分部首是心字旁(忄),左边的是慰字,右边的是诲字。慰的笔画数是11画,诲的笔画数是12画。
《慰诲》是由两个古代汉字组合而成的。慰一字出自《左传·僖公十一年》:“卜井麻慰尔经。”诲一字出自《庄子·齐物论》:“则念焉诲者,固先王之道也。”在繁体字中,慰诲的写法是「慰誨」。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慰诲的古代写法分别为「慰訿」和「誨訪」。在欧阳询的《九成宮醴泉銘》碑文中,也可以看到慰诲的古代写法为「慰訿」。
1. 他在困难时给予我慰诲和鼓励,帮助我渡过了难关。
2. 老师的慰诲让学生们感到宽慰和鼓舞。
组词:慰问、慰藉、慰安、慰劳。
近义词:安慰、劝慰、抚慰。
反义词:责备、指责、抨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