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宿的意思、寄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宿的解释

(1) [lodge]∶借某处住宿

在学生家里寄宿包饭的巡游教师

(2) [board]∶在学校住宿

详细解释

(1).借宿;借住。《战国策·赵策一》:“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丛。” 唐 高适 《寄宿田家》诗:“今夜早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明 唐顺之 《赈济移文》:“外来趁食之人,各於神庙寺观寄宿,如寺观难容,每人家安插二人、三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天气不早了,恐怕多耽搁了,来不及出城,所以我先来知照一声,倘来不及出城,便到这里寄宿。” 胡适 《谈新诗》:“ 杜甫 的《石壕吏》,写一天晚上一个远行客人在一个人家寄宿,偷听得一个捉差的公人同一个老太婆的谈话。”

(2).学生在学校宿舍里住宿。如:寄宿生;寄宿学校。参见“ 寄宿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寄宿"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析:

一、居住形态指称 指暂时性居住于非自有住所的行为状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暂时借住"(商务印书馆,2016)。该词源于古代"寄居"概念,如《红楼梦》第三回"暂且寄宿舅家"的记载,生动展现临时居住特征。现代语境中常用于描述短期借住亲友居所、旅行暂居客栈等场景。

二、教育住宿制度 特指学生在校集体居住模式。《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在学校宿舍里住宿"(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此概念形成于近代新式教育体系建立时期。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规模达3,200万人,体现该词在教育领域的特殊指代意义。

词汇构成上,"寄"含依附、暂托之意,"宿"指夜间居留,二字组合精准传达"临时性依附居住"的语义特征。该词在《辞海》中被标注为动词属性,但在"寄宿学校"等复合词中可转化为形容词用法(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网络扩展解释

“寄宿”一词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一、基本定义

  1. 核心概念
    指暂时或长期在非自己住所的地方居住,包含两种主要形式:

    • 学校寄宿:学生在校内的宿舍生活
    • 家庭寄宿:如交换生住在当地家庭
  2. 词源解析
    由“寄”(暂时依附)和“宿”(过夜)组成,最早见于《战国策》中借宿田间的描述。

二、历史与文学用例

三、现代应用场景

  1. 教育领域
    寄宿制学校通过统一管理帮助学生提升独立能力,家长可能担忧孩子适应问题。
  2. 文化交流
    国际交换生常选择寄宿家庭,以融入当地生活(如语言学习)。
  3. 临时需求
    包括出差、旅行等短期借宿行为。

四、延伸特征

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汉典》)或教育文献获取更详尽的释义与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懊悔无及仓帑穿青衣抱黑柱锄强扶弱聪明鸟洞庭冬闲烦暍法式废慢蜚襳风采风餐水宿蜂附云集敢自高老头公当购煽鬼卿诃察晃曳讙呼僭名夹纻惊矍颈戾旌儒庙卷銋櫑子棱钱猎夫李郭仙舟陵树慢憧旁尊弸中彪外偏区贫儿贫剧聘射七情六欲岐辙日息桑野山邱烧天火把实词士姓守兼食祭腾布腾厉同般兔窟兔缺网车完劲尾巴难藏飨告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