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缙绅的意思、缙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缙绅的解释

[the gentry;the officialdom]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缙绅大夫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缙绅士大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详细解释

(1).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縉绅者弗道。”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縉,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硃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绅,则用圈焉。” 丁玲 《母亲》:“几个还没有下乡去的老缙绅,维持城里的秩序。”

(2).见“ 縉绅録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缙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析如下:

一、词源与字义

  1. 字形解析

    • 缙(jìn):由“糸”(丝)和“晋”组成,原指红色的帛,引申为“插”的动作(通“搢”)。
    • 绅(shēn):指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宽大丝质腰带,象征身份。
      合称“缙绅”即“插笏于绅带”,描述官员上朝时将手板(笏)插在腰带中的装束。
  2. 读音注意
    易误读为“jīn shēn”,正确读音为jìn shēn。


二、本义与引申义

  1. 原始含义
    指代古代官员的装束特征,即插笏板的腰带,后直接代指官员群体。

  2. 社会引申

    • 阶层定义:明代起扩展为特权阶层,包含在职官员、退休官员、封赠官、捐纳官及国子监生员等,其家属亦享特权。
    • 文化象征:衍生为对有学识、修养者的尊称,如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缙绅大夫士”。

三、历史背景与示例

  1. 特权阶层形成
    明代缙绅阶层是封建统治的支柱,地位仅次于贵族,涵盖广泛官职身份。

  2. 文学与文献用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名达于缙绅间。”
    • 俄国的“缙绅会议”(16-17世纪)也借用此词指代权贵集会。

四、相关辨析


“缙绅”一词从服饰特征发展为官员阶层的代称,并承载了古代社会等级与文化的多重意义。理解时需结合历史语境,避免仅从字面或单一维度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缙绅

《缙绅》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描述有贤德和高尚品行的人。

缙绅的部首是纟(绳的上部,表示与纺织或纤维相关),人(表示人物),指事字。

缙绅的总笔画数为18画。

《康熙字典》是对缙绅最早的记载,形为织物,也用作人名。古书《文选》中就有“缙绅”一词,指的是有声望和品德高尚的人,后来逐渐发展为形容有高尚品行的人。

在繁体字中,缙绅的写法为「縉紳」。

古代汉字写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缙绅的具体写法,一般可以使用繁体字中的写法作为参考。

以下是缙绅的例句:

  1. 他是一个具有缙绅风范的人,受到大家的敬重。
  2. 虽然他年岁尚轻,但他的言行举止却显示出了一种缙绅之风。
  3. 他的品德高尚,深受人们推崇,被誉为当地的缙绅。

以下是与缙绅相关的词汇:

  1. 组词:缙绅之风、缙绅风范、缙绅之仪。
  2. 近义词:贤德之人、高尚品行者、正直君子。
  3. 反义词:庸俗之辈、卑鄙小人、恶劣品行。

综上所述,“缙绅”一词常用于形容具有高尚品德和贤德的人,是一种褒义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