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拷问击杀。《三国志·魏志·刘表传》:“ 表 疑 嵩 反为 太祖 説,大怒,欲杀 嵩 ,考杀随 嵩 行者,知 嵩 无他意,乃止。”
“考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解释如下:
“考杀”指拷问并击杀,即通过刑讯逼供后处决。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中,描述古代审讯过程中伴随暴力致死的现象。
《三国志·魏志·刘表传》记载:“表疑嵩反为太祖説,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
此例描述刘表怀疑韩嵩叛变,对其随从进行拷问并处决,后因查明真相而停止。
该词现已罕用,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古籍解读中。需注意其与“拷打”“刑讯逼供”等现代词汇的语义差异——古代“考杀”更侧重拷问与处决的结合性行为。
部分词典(如、7)提到“考”的其他含义(如检查、研究),但在“考杀”一词中仅取“拷问”义项。
《考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通过考试来淘汰、杀戮或筛选人才。在教育领域中,这个词通常用于形容考试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压力。
《考杀》的拆分部首是“⽴”和“⼺”,其中“⽴”为左边的部首,“⼺”为右边的部首。总共含有9个笔画,依次为2、3、4。
《考杀》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史记·厉鹗列传》一文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考殺」。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根据不同的时代和书写风格,人们可能采用不同的书写形式。关于《考杀》一词,在古代写法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变体,例如「考殺」、「考剎」等。
1. 今年高考的竞争如此激烈,许多学生被这场《考杀》所压得透不过气来。
2. 这次选拔赛严格遵循《考杀》的原则,只有最优秀的选手才能晋级。
1. 考试 2. 淘汰 3. 杀戮 4. 筛选 5. 竞争
1. 选拔 2. 筛选 3. 删选 4. 定级 5. 面试
1. 保留 2. 晋级 3. 选拔 4. 优选 5. 锁定
别人正在浏览...【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