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候的意思、常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候的解释

固定的物候。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唐 白居易 《桐花》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关 西西风则雨,东风则晴,皆以为常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常候”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两种解释:

一、基本释义(固定物候)

指自然界中具有固定规律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现象,常用于描述气候、物候的稳定性。该含义源自古代文献:

  1.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强调自然规律的确定性。
  2. 唐代白居易在《桐花》诗中写道:“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描述清明时节桐花开放的固定现象。
  3. 宋代王谠的《唐语林》记载关中地区“西风则雨,东风则晴”的气候常候。

二、延伸用法(等待相关)

部分资料提到“常候”可作成语,表示频繁或长期的等待状态。例如形容工作中等待客户,或情感中等待回应。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且未见古籍直接佐证,需谨慎使用。


建议:若用于学术或正式场景,建议采用第一种释义,并参考《抱朴子》《白居易诗集》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常候这个词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它的意思是“经常等待”或“时常守候”。常候的部首是⻌(辶),正式的拆分为辶+⺌(民),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常候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尔雅》一书中。在繁体字中,常候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常候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形是⻌+⺌(民)+一,总计11画。可以看出,古代的常候字在形状上有些许变化,但其意义没有改变。 以下是一些常候的例句: 1. 我常候他的消息,希望能尽快听到他的好消息。 2. 她常候在车站等待来接她的朋友。 一些与常候相关的组词包括:等候、守候、等待等。这些词都有着类似的意思,都指在特定的时间内等待或守候某人或某事物的到来。 关于近义词,可以使用等待、等候和守候这些词来替代常候,它们的意思非常相似。 至于反义词,常候的反义词可以是不等候、不守候或不等待等,它们表示不再等待或守候某人或某事物的到来。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再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