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旌币的意思、旌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旌币的解释

亦作“旍币”。招求贤士时所馈赠的币帛。《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 太祖 为太傅,教辟 僧绍 及 顾欢 、 臧荣绪 以旍币之礼,徵为记室参军。”《南史·明僧绍传》:“﹝ 齐高帝 ﹞以旌币之礼,徵为记室参军,不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旌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旌币”读作jīng bì,亦写作“旍币”,指古代招揽贤士时馈赠的币帛,是一种礼仪性的聘礼。该词由“旌”(表彰)和“币”(财物)组合而成,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礼遇。

二、历史用例

根据《南齐书·高逸传》和《南史·明僧绍传》记载,南朝齐高帝曾以“旌币之礼”征召隐士明僧绍等人担任官职,但明僧绍未接受。这类记载表明,“旌币”常用于官方对隐逸贤士的礼聘。

三、字义分解

  1. 旌:原指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后引申为表彰、标识,如“旌表”。
  2. 币:泛指财物或货币,此处特指用于礼仪的帛、玉等聘礼。

四、相关拓展

“旌币”属于古代礼制词汇,类似表达还有“束帛”(捆扎成束的帛,用于聘问)等。其使用场景多与帝王招贤、隐士征辟相关,反映了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的礼仪文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可查阅《南齐书》《南史》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旌币 (ǐng bì) 旌币是汉字词语,由“旌”和“币”两个字组成。旌的拆分部首是方旁,币的拆分部首是贝旁。旌字的笔画数为八画,币字的笔画数为十画。 来源:旌字最早是指旗帜,表示标志、徽记。而币字原指铸造的货币。旌币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人们在交易中使用的货币多为“旌币”。 繁体:旌币的繁体字为「旌幣」。 古时候汉字写法:据史书记载,古代的旌字写法有多种,包括“竹日口一”,“或”字上面还加一点,以及现代写法中将“巠”字下面的一点断开为两点等。 例句:1. 他在拍卖会上用一枚珍贵的旌币交换了一幅名画。 2. 这些古老的旌币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历史。 组词:旌币的组词包括:旌旗、纪念币、钱币等。 近义词:旌币的近义词可以是货币、金钱。 反义词:旌币的反义词可以是非货币、非金钱。 总结:旌币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旌”和“币”两个字组成。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原指铸造的货币。旌币的繁体字为「旌幣」。古代旌字的写法有多种,而币字的写法则一直较为稳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旌币来指代古代的货币,或者指代某种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币。

别人正在浏览...

抱冰保温杯八品背判不可终日猜谗倡伶抄虏成败得失筹马出群错综大杂院邓虏沦敦对立统一规律度揆堕入丰侈分子筛甘棠遗爱诃导核论画瓶盛粪回覆辉光放电灰朽混子或日锦茵君子协定狂矢炼金术瞒心猕猴桃明辨是非迷妄木臼木末畔岸被发跣足批卷倾晖请教散布上房神感矢无虚发帅垣霜风塾徒娑罗林夙嫌天地头天造草昧同天节鏏鼎翁主文汇阁五狗闲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