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阶和封号。《新唐书·锺绍京传》:“后坐它事,贬 怀恩 尉,悉夺阶封,再迁 温州 别驾。”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推恩誥赠其父母一品阶封。”
“阶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员的等级和荣誉体系,其详细解释如下:
阶封指官阶(官员的等级)和封号(朝廷授予的荣誉称号)的组合。例如,唐代官员可能因功晋升官阶,同时获得相应的爵位封号。
历史文献记载
字义分解
如需进一步探讨古代官制,可参考《新唐书》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阶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官职的封号和封号所对应的地位等级。
《阶封》的部首是阜(fù),总共有12个笔画。
《阶封》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礼记•郊特牲》。在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君王把一定的领土赐予臣下,并给予相应的封号和地位,以表彰其功绩和忠诚。
《阶封》的繁体字为「階封」。
在古代,汉字「阶」的写法和现代基本一致。而「封」在古代的写法是「封」字的上方加上一个「豆」字,表示君王授予的封号和等级。
1. 他凭借卓越的才能,获得了一级阶封。
2. 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被封为一等公爵,获得了最高的阶封。
- 阶级(jiējí)
- 阶层(jiēcéng)
- 封号(fēnghào)
- 封赏(fēngshǎng)
- 地位(dìwèi)
- 官职(guānzhí)
- 职位(zhíwèi)
- 剥夺(bōduó)
- 去职(qùzh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