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鞯的意思、蒲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鞯的解释

(1).垫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乘一黄牛,被以蒲韉,仍将《汉书》一帙掛於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

(2).借指所骑的牛。 元 贡师泰 《为郭宗道祭酒题韩滉移居图》诗:“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韉。” 清 汪懋麟 《十二砚斋落成自题》诗之四:“不才无补丝毫事,消得蒲韉角上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蒲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1. 字面含义
    “蒲”指蒲草(一种水生植物),“鞯”意为鞍垫,合指用蒲草编织而成的垫子,通常垫在牛背上以便骑乘或载物。这一用法在《旧唐书·李密传》中有明确记载:李密曾骑黄牛,以蒲鞯为垫,并在牛角上挂《汉书》阅读。

  2. 引申含义
    因蒲鞯常用于牛背,后来也借代指牛本身。例如元代贡师泰的诗句“瓠壶瓦缶悬蒲鞯”,以及清代汪懋麟的“消得蒲鞯角上书”中,“蒲鞯”均代指牛,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细节的诗意化表达。

使用背景
该词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或诗词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但在解读古籍或研究古代文化时仍具意义。李密“牛角挂书”的典故即通过蒲鞯这一意象,生动展现了勤学苦读的形象。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蒲鞯》的意思

《蒲鞯》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一种用蒲苇编织而成的马鞍。蒲鞯通常用于骑兵马匹的马鞍上,帮助骑士稳定身体,并提供舒适和支撑。

拆分部首和笔画

《蒲鞯》的拆分部首是“艸”和“革”,其中“艸”是指“草”,而“革”是指“皮革”。这个词共有17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蒲鞯》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它最早见于《宋书·戴明义传》:“自临边招募驸马,购马千匹,调试蒲鞯”,可见这个词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使用。

对于《蒲鞯》的繁体字形,一般保留了其简体字的写法,没有太大的差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对于《蒲鞯》的古时候写法,它可能会以“蒲革”或“蒲皮”等形式出现。这些写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意思——用蒲苇编织的马鞍。

例句

1. 他骑上了一匹奔驰的战马,身上穿戴着亮闪闪的蒲鞯。

2. 我从马背上拆下了蒲鞯,用来打猎。

组词

蒲鞯师、蒲鞯车、蒲鞯子、蒲鞯犬。

近义词

马鞍、骑马用具。

反义词

蒲鞯的反义词是没有特定的词语与之对立,因为蒲鞯是指一种特定的马鞍,没有具体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