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家中的喜庆之事。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 大统 十六年,册授 永安郡 君,妇以夫尊,亲由子贵,朝章家庆,兼而有之。”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我皇诞圣,应此家庆。”
(2).“ 拜家庆 ”的省称。古时指久别归家拜见亲长。 唐 卢象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兼赋是诗》之一:“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邇。”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死别多应梦里逢,谩劳孝妇写遗踪,可怜不得图家庆,辜负丹青泣画工。”参见“ 拜家庆 ”。
(3).父母生日亦称为家庆。
“家庆”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家中的喜庆之事
指家庭内部的庆祝活动或值得欢庆的事件,如婚礼、寿宴、子女升学等。例如南朝陈代徐陵在《陈文皇帝哀册文》中写道:“我皇诞圣,应此家庆”,即用“家庆”表达家族因重大喜事而庆贺。
“拜家庆”的省称
古时特指久别归家后拜见父母长辈的礼仪,带有团聚和敬孝的意味。唐代卢象的诗句“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便描述了这一场景。
父母生日的代称
传统中也将父母寿辰称为“家庆”,强调家庭对长辈的尊崇与祝福。现代语境中,此用法多出现在文学或特定文化场景中。
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古籍引用及现代用法解析。
《家庆》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家庭举行的庆祝活动或仪式。它由“家”和“庆”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家(宀)+ 庆(广)
笔画数:家(10画)+ 庆(11画)
《家庆》这个词的拼音是jiā qìng。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以描述家庭聚会庆祝的盛况。
《家庆》的繁体字为「家慶」。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庆”的古体字中,与现代的写法相比,装饰线条更多,形象更为复杂。
1. 我们举行了一场家庆活动,大家开心地同庆我家新房的装修完成。
2.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家庆节日之一,全家人齐聚一堂,共度欢乐时光。
家庆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一些新的词汇,如:
- 家庆活动
- 家庭庆典
- 家庆盛宴
家庆的近义词包括:家庭聚会、家宴、家庭庆祝。
家庆的反义词是:家庭哀悼,指的是家庭因为某种不幸而举行的悲痛仪式。
【别人正在浏览】